APP下载

教育的本真在于生命的“童化”生长

2019-01-14

江苏教育 2019年26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儿童素养

教育应遵循规律,遵循儿童生命成长的规律,把儿童本真的立场、体验、收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最大限度地彰显儿童个性化的特质,体现生命性和生活性的和谐统一。儿童站于学校正中央,以童心、童真、童趣、童乐为儿童生命成长的底色,让每个儿童获得最优发展,让每个儿童都获得成功。

一、让儿童成为儿童——基于儿童文化的精神坚守

学校长期践行本真教育,它强调遵循教育规律、适切儿童天性;强调滋根养心、固本强基;强调自主自立、真实扎实。学校坚守创新、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儿童的需要出发,营造一个理解儿童、发现儿童、引领儿童的“人和”环境,运用一种同心同德、同舟共济的“人同”策略,致力于形成一个使儿童成长、成功、成才的机制。

我们将办学理念发展为三个“适合”,即“创造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创造适合学校发展的文化”。学校以“101学生素养发展工程”为蓝图绘制儿童核心素养发展的愿景,致力于培养具有“健康身、智慧脑、中国心、世界眼”的学子,使儿童呈现出“会玩、乐学、尚善、梦创、扬特”的独特外显成长样态。

二、让儿童拥有无限可能——建构多元生长的课程体系

学校在2014年独创性地实施了“101学生素养发展工程”,在对工程的整体规划与设计中撬动学校课程教学的变革与转型。“101工程”中的“100”面向全体学生,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也指优化后的普惠课程群。“1”面向每一个个体,主要指向个性发展,人人形成一项以上的特长,也指个性发展的“扬特”课程群。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多元、自主、立体生长理念为本,紧扣“健康身”“智慧脑”“中国心”“世界眼”四大素养目标,建构了“101工程”课程体系。

学校对国家课程中每个学科的自身属性及价值培养功能进行甄别、统整,形成“语言与人文”“数学与资讯”“健康与生活”“艺术与审美”“科学与探究”五大课程群,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勾连与融合。

一是明晰课程机理。从培育“会玩、乐学、尚善、梦创、扬特”儿童形象的视角,立足普惠课程(奠基工程:全员化、规定性)和“扬特”课程(提升工程:个别化、选择性)两个维度,进行“101工程”课程体系的系统梳理,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

二是激活社团课程。一方面积极为本校教师搭建发挥个人特长的平台,另一方面继续充分调动社会资源进课堂,聘请家长、社区或学校周边相关专业团队进校园进行专业指导,让儿童在“选课走班”的过程中促进“全面发展+个性成长”,提升综合素养。

三是完善信息化平台。推进实施“101工程”课程体系的选课软件,实现儿童课程选择的效能最大化。继续完善儿童成长评价机制中的点赞银行、微信平台等数字化评价手段,使评价机制更为立体多维。构建课程评价体系的数据化检测模型,以更科学、准确的标准检测学校课程的实施效度。

三、让儿童做最好的自己——以“立德树人”滋养心灵家园

以“立德树人”为思想根源,学校立足儿童生命生长的原点,遵循儿童生长规律,探寻促进儿童生命成长的德育。

1.学校即社会。

学校是儿童生活的家园,班队是儿童学习、生活、活动的主阵地。班集体生活是儿童基本的社会生活之一,对儿童人格、个性、意志、情趣、习惯等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一方面全方位构建校园育人阵地,把物理空间转换为教育空间和社会空间;另一方面让儿童在班级小社会中成为管理者,把个体信念融入集体大目标。通过“人人有岗位、小干部轮换制、值日小校长”等,形成“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阵地我布置、我的活动我创意”等自我管理机制,完善了学校的育人机制。

2.活动即课堂。

学校以每个年段的成长主题为纵轴,确定一年级入学日、二年级爱心日、三年级成长日、四年级感恩日、五年级国防日、六年级毕业季为主题的成长日课程。以健康身、智慧脑、中国心、世界眼为横轴,开展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传统节日活动,开展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母语节四节活动以及“入学礼、成长礼、毕业礼三重礼教育”“微心愿大梦想”活动等。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和实践能力,构建成长日课程的递进性目标和内容体系。

3.特长即成功。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正视全面的评价观,让儿童多元发展,对儿童多元评价。让更多的孩子收获兴趣、收获希望、收获自信和快乐。拥有特长意味着儿童获得成功。学校开展校园成长之星、成功之星评选。让有特长的学生展示个性风采。班班有歌声,人人露一手,个个进社团。学校苗苗篮球队2017年获得了全国比赛的第一名。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儿童素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