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融合:学校劳动教育新视角
2019-01-14
江苏省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是一所苏南农村小学,20多年来一直在进行儿童劳动教育的思考和实践。学校建设“少年农学院实践基地”的物型场域,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加强劳动教育教师团队的培训,利用家校合育、社区共建等途径,努力打造适合儿童全面发展的新劳动教育体系。
一、整合场域:打造劳动教育物型场域
学校因地制宜,建设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少年农学院”课程基地,遵循需求性原则和整合性原则设计了“小荷微农场、小小农展馆、小荷美食工坊、小小组培室、无公害检测屋和小荷感知园”六个主题场馆。在小小农展馆中,学生透过老物件观察过去农村的生活场景。在小小组培室里,学生亲手进行马铃薯、草莓等植物的继代培养。在小荷微农场中,每班各有一块方桌田,学生进行蔬菜的播种、浇水、施肥、收获、义卖,体验“小菜农”从播种到收获的酸甜苦辣。无公害检测室配置齐全,学生可以参与操作,检测蔬菜、水果、水产品等的安全状况,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小荷美食工坊里,学生体验制作美食的过程,通过品味美食文化,体会劳动的艰辛,明白“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小荷感知园则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科技在劳动教育领域发挥的积极作用。六个主题场馆,形成劳动教育物型文化场,学生可以看到中国“农耕文明”从古到今的发展缩影,学生能体验农业从刀耕火种到数字化操控的穿越,能参与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品尝的体验过程,通过在春种秋收中亲历体悟,体会劳动的艰辛及收获的喜悦。
二、系统开发:形成劳动教育课程链
劳动教育的目标具有多维性,包括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知识、劳动技能(技术素养)、劳动思维(包括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等7个方面。基于此,我们制定了《少年农学院课程标准》,明晰了少年农学院课程开发的认知、能力、情感、品格四个方面的总体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日常观察和搜集有关信息,熟知农业相关知识。能力目标:形成基本的劳动实践技能与经验;能提出大胆设计和设想,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能用简洁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目标:通过体验感悟,培养爱自然、爱科学、爱家乡的情感。品格目标:养成勤劳节俭、坚毅担当、自律乐群、自主创新等基本品格。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抽样访谈、外围调研等形式,确定了“花、菜、桃、物”四个研究主题,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教材《我们的乐园——走进少年农学院》,设计“我是小小种桃人,以‘桃’为媒爱家乡;我是小小花艺师,以‘花’为媒爱自然;我是小小蔬食家,以‘菜’为媒爱生活;我是小小研究员,以‘物’为媒爱探索”四大课程板块。每个板块又有6个主题并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菜单供学生选择。
我们依据课程标准、基地条件、时令特点和学生实际,围绕少年农学院的四大主题板块编写了各年级《课程实施纲要》,进一步细化各年级每学期的学习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任务。以“我是小小蔬食家,以‘菜’为媒爱生活”主题板块为例,低年级课程学习着眼于认知方面,通过参观小荷微农场的方桌田、蔬菜大棚,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蔬菜;通过周末和家长去农贸市场买菜,说出蔬菜的名称,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中年级的课程学习则注重技能和情感方面,通过学种1~2种蔬菜,掌握种菜的基本方法和知识,并体验劳动的甘苦。高年级的课程学习则注重研究和品格方面,通过参观社区、菜场、蔬菜基地等活动,组织学生采访、调查,了解当地蔬菜种植的发展情况,掌握简单的蔬菜育苗、移栽和储存方法,并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小论文。同一研究主题,三个学段,遵循纵向贯通、横向统合、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体现了对不同学段学生劳动素养的递进式培养。
“课程目标—主题内容—学习方式—活动开展”,一条校本劳动教育课程开发链,为劳动教育实施提供了现实路径。
三、引进力量:共建劳动教育资源
家庭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没有家庭的参与,劳动教育是不完整的。因此,我们注重家校合作,发动家长共同参与劳动实践资源的开发,给学生劳动实践提供条件,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与需求,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养。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指导学生学会自己整理床铺、书包、书桌,教会学生洗碗、洗衣、扫地等家务劳动。每个寒暑假前,学校都会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布置学生利用在学校美食工坊学到的本领制作一道美食与家人分享。
每逢重要节日,我们还与共建社区协同开展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劳动机会,以此来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主动做事情。“学雷锋活动”中,学生走进社区服务中心打扫卫生;“九九重阳节”,学生走进“颐养园”,用农学院里自己种植的蔬菜为老人包饺子。
于此,劳动已不简单地理解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体力劳动,它更表现为一种教育形式,它是知识的躬身修行。我们通过家庭共育、社区共建,推动劳动教育润物无声地浸润每个孩子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