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虚体质畏寒机制现代研究*

2019-01-14李雨丝申柱浩李雅楠秦俊俊李英帅

天津中医药 2019年9期
关键词:阳虚菌群机体

李雨丝,申柱浩,李雅楠,秦俊俊,李英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 100029)

阳虚体质是由于阳气不足、以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类型[1]。全国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阳虚体质占人群的9.04%,位列偏颇体质中的第3位[2]。阳虚体质较易发生胃溃疡、骨质疏松、支气管哮喘等疾病[3]。参照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4],阳虚体质者常见表现:四肢不温,畏寒喜暖,面色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自汗,舌淡苔白滑,脉沉微无力。《素问·逆调论》云:“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故长期畏寒怕冷是阳虚体质最显著的主观症状,严重影响到阳虚体质生命质量。

近年来随着阳虚体质研究逐渐深入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阐明阳虚体质生理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笔者从生物物理学、生理生化、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等现代研究角度,围绕阳虚体质畏寒这一主观症状,梳理并探讨主观现象背后蕴涵的客观机制,为传统中医理论提供现代诠释依据。

1 生物物理学研究

人体成分均衡是维持健康状态等最基本的条件。当人体代谢异常时,可以造成水、蛋白质、脂肪等比例失常,形成偏颇体质状态。阳虚体质属于体脂肪量含量偏高的体质,有脂肪代谢障碍特征[5]。人体身体成分研究方面,阳虚体质体脂率较平和质增高、骨骼肌较平和质减少、体内基本代谢水平下降[6]。说明阳虚体质畏寒可能与基础代谢低下有关,可作为“形躯丰溢,脉来微小,乃阳气不足体质(《临证指南医案·虚劳》)”的现代研究佐证。阳虚体质由于畏寒怕冷,机体活力下降,表现为少动懒言等特征,可能是阳虚体质体脂率偏高的原因。阳虚体质者作为潜在肥胖人群,体内存在脂代谢失调的倾向,容易导致内脏脂肪增加。

热扫描成像系统作为功能影像学技术,通过接收人体热辐射信号,经计算机处理,按人体热辐射模型重建出对应人体各部位细胞新陈代谢的分布图。通过对图及数据的分析,可以将人体的重要信息加以数字可视化,做出客观评价[7]。在红外热成像方面,研究发现健康阳虚体质人群较健康非阳虚体质者面部、头后上部、头后下部、手前臂、股后区、膝部、腘窝、小腿后区8个热图区位代谢热值低[8]。健康阳虚体质在食指、中指、无名指、股前区、膝部、小腿前区、股后区、小腿后区等8个区位热值较平和体质组低[9]。阳虚体质膀胱、右大肠、左大肠的温度低于气虚体质,可能与膀胱、右大肠、左大肠处于低代谢状态有关[10]。上述研究证实了阳虚体质在身体部分区域存在代谢热值偏低的现象,与阳虚体质者主观描述的背部、胃脘部、腰膝部怕冷相一致。

2 生理生化研究

阳虚体质阳气不足,全身生理功能减退,营养不良,能量代谢水平下降,身体机能低下或紊乱。相关研究表明,阳虚体质血液红细胞ATP含量降低,血清蛋白结合碘(PBI)降低,乳酸增高,柠檬酸下降,ATP与PBI呈正相关[11]。提示其甲状腺功能偏向不足,组织的能量代谢水平下降。阳虚体质者尿中的肌酐、尿素、钾、磷、镁均明显低于正常值[12],提示阳虚体质者机体有营养不良和能量代谢的异常表现。阳虚体质者存在内分泌系统功能和免疫方面的功能低下或紊乱[13]。有学者[14]研究发现阳虚体质血清皮质酮、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比值、白介素-1β(1L-1β)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较高,说明阳虚体质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减退有一定关联性。上述研究表明,阳虚体质者调节产热的激素水平有所降低,导致机体产生热量减少,是阳虚体质者不耐寒冷另一个关键因素。

正常情况下,机体产热和散热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称为体热平衡[15]。人体要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必须实时地将代谢产热散发到周围环境中。人体代谢产热和环境温度条件的变化都会影响体热调节机制,以维持人体热平衡[16]。现代医学认为,皮肤是最大的散热器,在调节体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皮肤通过汗腺分泌汗液增加散热以调节体温。笔者认为,机体产热不足或散热过度均是阳虚体质畏寒的原因,阳虚体质的自汗、颤抖等畏寒现象是维持人体热平衡的表现。大量的汗液分泌,使机体能量进一步散失,更加重了阳虚体质者的畏寒程度。

近年来国内外对瞬时受体电位(TRP)通道的研究不断深入,已明确了在TRP通道家族中有一些被称为thermoTRP通道的亚型在温度感知和温度调节中起重要作用[17]。有学者[18]通过动物的整体行为实验,发现寒、热体质大鼠在热痛感知的差异,寒体大鼠大脑皮质TRPV1通道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热体大鼠,且其甩尾潜伏期增高。说明大脑皮质的TRPV1通道表达差异可能是寒、热体质大鼠热痛感知差异,进而产生寒热体质机体不同外在表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一,从一个新的角度证实了寒热体质差异。

3 基因组学研究

基因能反映表观遗传特征,近年来,基因组学在体质特征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因组学研究发现,阳虚体质基因表达与其他体质有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以致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上调为特征的免疫功能紊乱和遗传信息传递能力下降[19]。与能量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和信号通路,如游离脂肪酸受体2(FFAR2),G蛋白偶联受体109B(GPR109B),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糖原磷酸化酶(PYGL)、谷氨酰胺合成酶(GLUL)和麦芽糖酶(MGAM)、ACSL1等基因mRNA表达水平,阳虚体质者远远高于阴虚体质者。其中甲状腺激素受体β表达下调为阳虚体质不耐寒冷的表现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上的解释[20]。阳虚体质在糖代谢和糖脂代谢上与阴虚体质存在反向差异,ATP5C1mRNA表达量远远低于阴虚体质,脂质代谢紊乱在脂肪合成方面能力上调[21],说明阳虚体质ATP合成少于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怕冷更需要脂肪代谢提供能量,并且是阳虚体质畏寒代偿性基因表达的佐证。

4 代谢组学研究

代谢组学能准确地反映生物体系状态,揭示机体代谢的本质,近年来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领域。有学者从代谢组学角度对阳虚体质的生物特征进行了探索,通过核磁共振[22]法研究发现阳虚体质血清中乳酸、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N-乙酰糖蛋白、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降低,谷氨酰胺、葡萄糖、磷脂酰胆碱及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增多;尿液中肌酐的含量降低,乳酸、二甲胺、柠檬酸及马尿酸的含量增多。说明阳虚体质与平和体质相比具有能量代谢、脂代谢、糖代谢等差异,出现有氧代谢、无氧酵解的失衡和能量代谢的紊乱。研究发现阳虚体质主要存在能量代谢、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合成等方面的异常[23]。笔者发现阳虚体质者出现能量代谢的紊乱,且与平和体质人群的能量代谢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以低下为主,因此,阳虚体质能量代谢机能减退可能是阳虚体质畏寒的主要原因之一。

5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

肠道菌群是人体内最复杂和种群数量最高的共生微生物生态系统,肠道菌群直接参与人体的消化、营养吸收、能量供应、脂肪代谢、免疫调节、抗病等诸多方面,无论是健康状态还是疾病状态下的人体代谢特征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的影响。共生菌群,尤其是共生肠道菌群对宿主的代谢表型具有调节作用。有研究表明[24]阳虚体质部分肠道菌群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Turicibacter、Defluviitaleaceae incertae sedis、罗氏菌属(Rothia)、Butyricimonas含量偏高,其肠道菌群的丰度较平和质呈现出更加高低不均匀的特点。明串珠菌属、罗氏菌属、瘤胃球菌属与与阳虚体质的形成密切相关,且与丁酸盐、乳酸、醋酸盐、谷氨酸盐、丙酸盐、蛋氨酸、琥珀酸盐等与能量相关的代谢标志物有关[25]。上述研究说明阳虚体质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影响其代谢功能。肠道菌群作为灵敏的生物学指标,可以监测人体健康状态细微的变化,对于深入了解阳虚体质生理特征有着重要意义。

6 临床干预研究

上述研究从不同角度对阳虚体质畏寒的客观机制进行了阐述,近年来,许多学者在调理阳虚体质的过程中,观察到上述客观指标的变化,进一步验证了阳虚体质的畏寒机制。如研究发现[26]运用干火与艾灸对阳虚体质畏寒者进行干预,两者均可以促进皮下血液循环,降低皮肤畏寒度。干火疗能够刺激不同温度内对温热敏感的神经通道,比如TRPV3通道,且疗效较持久,说明其通过体内的自身调节,减少感受器对寒凉刺激的敏感度或者长期提高神经信号控制的皮下血循环及温度。有研究通过桂附地黄丸对阳虚体质干预前后的血浆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发现桂附地黄丸改善阳虚体质状态可能与其提高丙氨酸、谷氨酰胺、α-葡萄糖、异亮氨酸、甜菜碱和丙二醇的含量有关,改善糖异生、糖酵解、脂肪酸代谢、氨基酸代谢、三羧酸循环、肌醇代谢、神经递质传递等多个代谢通路[27]。也有研究发现桂附地黄丸有增加阳虚体质者的血浆5-羟色胺(5-HT)、血清皮质醇(Cor)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的趋势[28]。这些研究为确定阳虚体质的客观标志物提供了依据。

7 体温调节研究

阳虚体质者的畏寒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病理状态,与健康人群由于环境温度变化产生的怕冷不同,后者是机体的适应性反应。健康人因冬季的低温影响,辐射及传导散热均增加,体表组织的温度降低,温度感受器受到刺激,将寒冷刺激的信号传给大脑皮层,同时机体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要包括快速的交感神经为主的心血管系统变化,以及一些较为缓慢的物质代谢变化。在相同环境中,阳虚体质患者表现出比健康人明显的畏寒行为,可能表明机体的中枢体温调节机能出现某种程度的障碍,使得机体对周围环境的冷热刺激的适应性低于健康人。

体温中枢不断对外界环境的改变作出适应性调节的过程。通过行为观察阳虚动物,揭示阳虚状态导致机体的产热或散热不足,机体必须通过行为性体温调节加以弥补,减少皮肤散热面积[29]。阳虚状态下的畏寒喜暖、“蜷卧”体位是典型体温调节行为反应,从体温调节角度为阳虚质阳虚状态畏寒喜暖的自我保护行为提供客观依据。

8 结语

笔者通过对阳虚体质系列研究的梳理,发现阳虚体质畏寒不仅仅是主观感受,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机制。很多学者用现代科技手段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阳虚体质畏寒的客观机制,主要包括能量代谢低下或紊乱、神经内分泌水平低下、体热平衡失调、TRPV1通道表达差异、特定基因表达下调、肠道菌群结构紊乱、体温调节障碍等。明确阳虚体质畏寒机制有助于全面揭示阳虚体质的生理特征,对于找准临床干预靶点、提供疗效评价客观指标、指导个性化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阳虚菌群机体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功能性便秘患儿的肠道菌群分析及治疗干预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大学生阳虚体质睡眠质量和抑郁的关系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阳虚质备孕女性针灸调体的古代文献研究
“水土不服”和肠道菌群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邓俊峰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