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德”为笔,书写幼儿健康人生

2019-01-14江苏省句容市边城镇陈武中心幼儿园侯年慧

家长 2019年21期
关键词:师德立德幼儿教师

□江苏省句容市边城镇陈武中心幼儿园 侯年慧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中的这段话说明我们的先贤已充分认识到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立德树人”也几乎是我国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

一、“立德树人”需要教师加强自身师德修养

“身不正者不育人”是我对学前教育的理解。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他们就像一张张白纸一样,需要教师来“涂抹”,因此,师德在幼儿园中便显得更加重要。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教师,我认为我们必须要有一颗坚定投身教育事业、奉献教育事业的事业心,以及良好的师德。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需做到三个热爱,即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学生。幼儿教师“热爱”的表现主要在于对孩子的感情上。“如果一个幼师仅仅热爱事业,那只能是一个教师。如果一个幼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幼儿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是一个让人尊敬的教师。”托尔斯泰的这句话,更适合于幼教行业,它准确地道出了师德的真谛以及教师应该怎样做自我要求。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感情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幼儿教师是接触幼儿最多的人,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幼儿们看在眼里,我们的言行会对他们的行为造成最直接的影响,所以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是从事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将“德”贯穿于整个施教过程中

育人先育德,如果说人生是一栋大楼,那么德便是根基。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伟大事业,学前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幼儿们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品格,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这对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就提出了要求:学校德育最好从课程德育、社会实践和学校文化三方面进行建构,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够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全面的德育环境。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还需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就可以让幼儿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得到心灵的滋养,使“德”的种子在幼儿的心灵发芽、成长。记得我曾经教过一个孩子,刚开学的时候他很调皮,不懂得和其他小伙伴分享自己的东西。我经常关注这个孩子,在课堂、游戏、吃饭等环节都特意注重培养他的好习惯,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有一天他拿着点心说:“老师,今天幼儿园发的这个饼干很好吃,我想给你也尝尝。”这一刻我除了感动,更多的是自豪,我知道自己的努力培养有收获了;还有两个孩子,在大班即将毕业的时刻,男孩说:“老师,等我上小学了,放假我去你家看你哦,我还可以让妈妈在手机上发我的照片给你看!”女孩梦晗说:“老师,等我上小学,你记得请假去小学看我哦,我在小学等你哦!”几句简单的话语,滋润了我的心田,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这是对于一个幼儿教师最好的回报。

三、“立德树人”,重要的是创造出“德”氛围,使“德”成为教师和幼儿们的共识,使美德在师生之间传递

教师在生活中以爱育爱,幼儿在学习中以学会爱;教师在教育中以德育德,幼儿在学习中以德学德;教师在相处中以育正则,幼儿在互相学习中学会了正;教师以自己为媒介传递的师德与正能量信息,而幼儿们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从而学会了怎样去传递德和正能量。“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心若存爱者,处处皆有爱,爱是教育的灵魂,是师德的永恒的主题。这就不得不提到我曾经教过的一群孩子,那时候的物质条件比较落后,我一直记得那一次当我站在两张叠起来的桌子上悬挂灯笼吊饰时,一不小心,脚踏了空摔在地上,疼痛使我趴在地上连话都说不出来,孩子们看见了,马上围上来说:“老师,老师你怎么了?我帮你揉揉。”当我忍着疼痛从地上爬起来时,无数温暖的小手抚在了我的脚上,也抚在了我的心间,这是我作为幼儿教师得到的一份厚礼,这是一份别人无法体会的幸福。我想这就是爱的回报。有句谚语说得好:“决定你成就如何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态度。”爱幼儿,幼儿也在无形中感受到我们的爱,他们也学会了将爱传递。

马克思说:“只有用爱才能交换爱,只有用信任才能交换信任。”我曾经教过一位小名叫宝宝的小朋友,每天来幼儿园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坐在教室门口,反复说着“奶奶来接宝宝”这句话,直到说累为止。针对这一点,我每天和他交谈,问他,吃早饭了吗?吃了什么?拿出一些他喜欢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慢慢地他开始回答我的话,和我交谈起来,而且有什么事都喜欢和我说,来幼儿园也不哭了。幼儿教师应有爱心,并细心地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在幼儿园里,有的家长有事,不能及时接孩子,我就把孩子带到自己家,有的孩子午睡的时候哭闹,我就给他们小声讲故事、唱摇篮曲,甚至把哭得厉害的孩子抱在怀里睡,日积月累,值得欣慰的是孩子们对我越来越信任了,能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再苦再累我都快乐。孩子在成长中除了需要爱,还需要尊重和了解,要与孩子们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德”的氛围,它使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感受到温暖,而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也都在给予他人温暖,都在传递温暖。共同用童心、爱心、细心、耐心去谱写一首动听的乐谱。

在教授孩子知识之前,教师首先应该树立“德”的意识,并理解所教授课程中蕴含的道德思想,然后以多样化的形式对幼儿的身心进行正面的教育。作为教化育人的教师,特别是面对幼儿的幼儿教师当以此为己任,使孩子们真正接受“阳光”一样的知识,在他们的心灵中种下一颗真、善、美的健康种子。

猜你喜欢

师德立德幼儿教师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