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地“想”,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2019-01-14吴霞飞
◇吴霞飞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了重要的教学目标。而“思维能力”作为小学科学的核心能力,应当更加受到教师的关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放飞思维,在发散中建立应有的科学思维能力。
一、辩证地“想”,利害相权
正所谓“有正必有反”,辩证思维是科学思维中最基础的一种逻辑形式,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还没有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在对事物进行认知的过程中,一般只能对事物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较为片面单薄的认知。如果教师能够在授课过程中,对事物的优劣势都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必然能够让学生在多角度的思考中,逐渐建立自身辩证的科学思维。
例如,在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摩擦力的秘密”一课中,学生已经对摩擦力形成了基本的认知,了解了“摩擦力”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时,我对课本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让学生思考:摩擦力在生活中到底跟我们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学生马上开始积极地和身边的人讨论,有的说摩擦力让我们的鞋子很容易就破损了,有的学生说车子长时间不骑,车轮生锈,摩擦力导致它再也没办法使用了。显然,这都是摩擦力不好的地方,但仅仅让学生了解这些,是不足以帮助学生形成辩证的科学思维的。这时,我引导学生:“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又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好处呢?”学生陷入了长久的思考,慢慢地,有学生开始说:“没有摩擦力,汽车就没办法刹车。”还有的学生意识到,如果没有摩擦力,就没办法用筷子夹起食物。显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开展了辩证思考,全面意识到了摩擦力的好处与坏处。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考,能够让学生意识到事物都有“好”与“坏”,没有任何事物是绝对的,避免形成狭隘的认知限制,从而建立起更加全面的思维习惯,初步培养起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发散地“想”,多向立体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这时的学生受到外界的限制较少,自身的想象力更为活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种发散性思维,打开学生的思维世界。
例如,在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运动的方式”一课中,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直线运动”“往复运动”“转动”和“摆动”这四种运动方式,并能够用笔在纸上进行轨迹的描述。在学习完课程内容之后,为了进一步活跃学生的思维,我让学生每个人举三个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物体,并描述它的运动形式,且不能跟其他的同学重复。有的学生举例说火车是直线运动,有的学生说钟表上的时针就是转动。随着课堂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学生进行了归类,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更多角度和更多方面的发散。为了能够举例出恰当的例子,学生之间开展了头脑风暴,十分积极地就生活中常见事物的运动方式进行探讨。显然,在这种发散性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式上,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而是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实现了科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有许多天马行空的想法,教师在遇到这些想法时,一定要予以鼓励,利用科学的知识和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对想法进行梳理,从而使其逐步养成科学思维的良好习惯,这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三、逆向地“想”,推理验证
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与正常思维相反方向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逆向思维,往往能够发现许多平常所注意不到的方法和窍门,得到不同的知识与收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例如,在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与色彩”这一单元中,对光的色散现象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通过透镜,学生已经能将太阳光分散为赤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如果白色的太阳光可以分为七种颜色,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七种颜色合成太阳光呢?”学生纷纷陷入了思考,开始考虑如何能把七种颜色合在一起。这时,有一个学生结合自己前几天刚玩过的陀螺,提出依靠陀螺的旋转把七种颜色进行融合,看是否能产生白光,得到了许多学生的支持。在确定方案之后,学生立马开始着手进行陀螺的制作,并将七种不同颜色的硬纸片覆在陀螺表面,随着陀螺的高速旋转,这七种颜色逐渐融合,最后显示成了白色。
通过这样的一种逆向思维方式,学生对相同的问题找到了不同的思维角度,避免了常态思维下的思考僵化和能力约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此进行灵活把握,创新教学思路,逐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新课改下培养学生的重要方向和素养之一,小学科学因其学科特点,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突破,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让学生在充分的思考中,逐步建立起相应的逻辑感和思维习惯,最终实现科学思维培养和高效教学课堂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