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019-01-14宫丹娜
◇宫丹娜
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各学科都在摸索和总结中逐步前进。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正是对学识的启蒙阶段,除了掌握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外,主要目的在于锻炼学生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发散性思维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便成了重要目标。
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因其心智不够成熟,思维方法等还在学习中,学生会根据学科难易度和喜好区分学习的主次。数学不仅可锻炼学生思维,对逻辑方式也有很好的拓展。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教师更应提高学生自主能动性,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
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小学课堂中大多是以教师为主动教授者,学生接受知识较被动,这样的课堂会对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造成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不够成熟,喜好的观点是较直接的,教师可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加入易吸引学生兴趣、带动学生参与其中的环节。
对于课程开展的方式,相比单调的学习知识点和习题练习来说,带有游戏化的课程和有参与感的环节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认识概率中,为使学生掌握确定性和非确定性时,教师可提前准备纸箱、红色球两个、蓝色球三个,课前给学生展示过材料后,将红色球、蓝色球都放入纸箱中,并且让学生上台参与。在第一次实验中,教师可询问学生认为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球,并讲述理由,部分学生会认为摸到蓝色的球,因为蓝色球比红色球的数量多,为证实这一观点的不确定性,此实验可做三至五次,得出较平均的结果。通过参与摸球的过程,做实验的学生全神贯注于结果上,而其余同学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当发现结果与猜想不符时,学生会产生探究兴趣且动脑思考其中原因。
教师可在实验过程中简单地融入知识点,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会思考,实验结束后正式进入课堂,这时学生凭借刚才的兴趣更容易跟随教师的思路,不仅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自然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问题,这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供独立思考的学习环境
数学这门学科所培养的思考能力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教师在日常课程的开展中,可通过创造有价值且易带动学生思维的情境问题,让学生在积极求知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例如,在学习分数时,为使学生准确了解分数的性质,教师可在讲授知识点之前通过故事引入主题:兔妈妈给小兔子们带了三根大小相同的胡萝卜,兔妈妈先把第一根胡萝卜分成四块,给小兔子甲一块。小兔子乙觉得数量少就问兔妈妈要了两块,兔妈妈把第二根胡萝卜平均分成八块,给了小兔子乙两块,而小兔子丙想要三块胡萝卜,兔妈妈又将第三根胡萝卜平均分成十二块,给了小兔子丙三块。这时可让学生猜想谁拿得最多,一部分学生会认为小兔子丙拿得最多。但其实不然,教师可提出假设问题:如果小兔子想要四块,该怎么分公平?在经过这一个故事后,教师正式引入课堂知识,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可让学生逐渐习惯遇到问题应先独立思考。
在高科技智能化发展的社会下,教师可在课堂中融入课堂小视频、动画故事等,引导学生逐渐通过独立思考学习知识,掌握解题的技能。教师也可在授课前通过故事或视频创设氛围,引导学生自然投入,自主思考后提出问题。这个过程对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在之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大多先向学生讲解知识点,再通过动手操作来巩固并运用,在此过程中,学生较缺少主动求知、独立思考的锻炼。
教师可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调整课堂现状,让学生在欢快积极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在讲解知识点或课题时主要起引导作用,可稍留给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求的部分。例如,在学习百分数时,为使学生学习并运用如何读写百分数,教师可在教学过后的练习中让学生先写十个百分号,在学生对照板书和课本练习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情况在一定时间喊停,随即提问学生完成了几个。较多学生通常会以单纯的数字回答,这时教师可要求学生用课堂所学百分数的形式回答,学生会顿时感到新奇,在回顾知识点的同时完成了有效练习。若学生回答:“我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三十。”教师可换另外一种提问思路:“那离任务还差多少呢?和上一位同学比比,你又多完成了多少呢?”在几种不同问题下,学生一直保持思考的状态,让每位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其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课堂作为学生接受知识的必要场所,课堂的环境氛围、教师的引导方式都起到推进的作用。在课程中可以改变方法,引导学生独立且主动思考,提供更多自主选择和独立思考的空间,逐渐养成这一习惯,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