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14蓝顺明
◇蓝顺明
小学是教育基础阶段,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变化,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大大提升。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整合教育资源,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与教师配合开展教学活动,在活跃课堂氛围中保持长久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数学知识学习水平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展开分析,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提出合理有效措施。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推动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有助于辅助教学活动各高效展开,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将原本复杂、抽象的内容具象化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多种形式带给学生感官体验,在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中高效学习知识,保持长久学习热情,在提升学习效率同时,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必修课,受到传统教学理念束缚和影响,数学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盲目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听从教师安排,学习自主性不足。数学教学中,过分关注理论知识讲述,却很少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动脑和动手的机会,不仅挫伤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制约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严重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所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整体效果较差,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理解能力不足,数学学习兴趣不高。所以,如何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应该进一步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在促使学生高效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路径
(一)依托于信息技术,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学科知识较为抽象、复杂,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这样才能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培养重视程度较高,主要是通过公式定理来加深几何图形理解和记忆。但是,小学生自身的抽象思维和理性思维能力不足,数学学习中未能形成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受到传统数学教学影响,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照本宣科,知识点讲解后反复练习,却未能充分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针对性训练,不仅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受到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即便可以得到提升,但对其他素质能力培养缺乏足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未来发展。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可以将复杂、抽象数学知识以图像、音频和动画形式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带给学生强烈感官体验,在增强学习兴趣同时,提升学习效率,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师生密切交互,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学习能力。
例如,关于角的初步认识相关内容讲解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搜集网络上的图片,编制合理的多媒体课件,将知识点使用白板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分析知识点差异,通过观察图形来初步认识角。然后,列举教室中的物品,让学生寻找教室中存在角的物品,联系实例进行讲解,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创设情境,巧用微课练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数学内容来创设情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可以置身于情境中学习知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诸如,在讲解“米的知识”相关内容讲解中,可以播放北京奥运会100米比赛视频,让学生猜测他们跑了有多远,学会用米来衡量长度。然后,联系实际生活,列举生活中关于“米”的内容,在学生讨论和交流中,加深对“米”的认知和理解。
与此同时,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方式,结合教学内容积极组织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使学生可以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如,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来引导学生预习,对知识有初步认知基础上,自主学习和探究。在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同时,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三)优化课堂练习,归纳和反馈
由于数学学科特性,学生学习难度较大,为了提升学习效率,可以结合数学内容积极组织练习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依托于信息技术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制定明确的学习任务,在网络上搜集典型问题,并且对多媒体课件内容深入分析和研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同时,教师可以组建微信群和QQ 群,与学生积极沟通和交流,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在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同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下,推动小学数学和信息技术整合,在整合教育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拓宽数学课堂教学空间,促使原本复杂内容具象化呈现在学生面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加深知识理解和记忆同时,提升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