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

2019-01-14甘肃省岷县麻子川镇占扎路小学颜伟鹏

家长 2019年24期
关键词:口语建构核心

□甘肃省岷县麻子川镇占扎路小学 颜伟鹏

自核心素养的改变被提出以来,绝大部分教师对此都有着足够的重视。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更多地将核心素养视为教学的目标,没有意识到培养核心素养同样也代表着教学的过程。换句话说,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才能证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足够有效;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学过程就应处处体现核心素养的理念。所以,本文要讨论的就是如何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充分渗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一、对学生语言构建运用素养的培养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口语。因为汉语是学生的母语,而且当下的社会又进入信息化时代,小学生普遍语言能力比较强。但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其实还是很不完善的,他们的话语一般比较简单,讨论问题不够深入,说服力不足。其次是书面语,即反映在学生的作文中,经常会出现词汇匮乏或词不达意等情况,说明学生在这方面需要进一步地锻炼与提升。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建构运用素养时也应该从口语和书面语两个方面下手,不能留下教学死角。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练习“春游去哪儿玩”,这个练习内容指向很明确,是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具备充分说服力的建议。为了让学生们的语言能够更丰富,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想一想这些课文是怎样描写动植物的特征的,融合进自己的语言素材中以增强说服力。而在本单元的习作练习“我的植物朋友”中,教师则可以让学生认真整理口语交际中的素材,进一步丰富扩展,较有条理地实现从口语到书面语的建构运用。

二、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提升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学生理解能力的增强,这一点在阅读教学中体现得最明显,即学生是否与作者实现了感情上的共鸣乃至有更为广泛的联想和感悟。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比如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总是“浅尝辄止”,即学生还没有实现深刻理解的时候教师就急匆匆地开始为学生分析、讲解。学生得到的是知识,而不是从自己出发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时间,让他们在自主阅读中逐渐增强自身理解能力。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课文《扁鹊治病》,这篇课文讲述的道理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就是不能“讳疾忌医”。小学生在刚读完的时候,会觉得蔡桓公很“傻”,明明自己有病但是偏不承认,最后不治而亡。这时教师要让学生去讨论,同时给他们一些提示:蔡桓公这种行为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大家可能也都做出过类似的行为。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再经过认真的思考和交流,发现自己也有过犯了错误但是因为“面子”等原因不承认的时候,其实跟蔡桓公的做法是一样的。这就证明学生实现了思维的发展提升。

三、增强学生的文学审美与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素养的培养相对来说更为困难一些。小学生的阅读量是非常有限的,虽然想象力丰富,但是生活阅历不足,经常“想不到点儿上”,也就较难感受到优美文字的魅力。为了做好这方面的教学工作,教师要有过硬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为学生更好地描绘出课文文字的妙处,给学生的联想指明方向。同时还要擅于利用各种教具,比如图片、实物等,作为文字内容的补充,给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审美感受。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将多媒体教学设备也充分利用起来。

四、帮助学生实现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体现与载体。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传承素养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优秀文学作品不仅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动人心魄的景色,还反映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如古典名著《西游记》,就充斥着对封建统治者的揭露与嘲讽和强烈的斗争反抗精神,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反映。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善于发掘这些文字背后的内容,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进而实现理解与传承。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古诗《示儿》,是陆游的名篇,体现着强烈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也是中华文明能够一直传承至今的文化根源。教师在对这首诗进行教学的时候,要以充沛的感情朗诵给学生们听。而且不仅要为学生讲解诗句的表面意思,还要提供更为丰富的背景资料,如南宋的时代背景与陆游的个人生平,让学生意识到陆游写作这首诗所包含的强烈情感,激发出学生对作者的共鸣。

五、结语

总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件长期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想在小学阶段就“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的。但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发展负责。只要大家能够抓住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小学生特征的关键点与结合点,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优秀的教学成果。在此与诸君共勉!

猜你喜欢

口语建构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酒中的口语诗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