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贵在创新

2019-01-14河北省任丘市七间房乡中心幼儿园田慧敏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课文思维语文

河北省任丘市七间房乡中心幼儿园 田慧敏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是单纯的传递信息、教授知识和接受信息、学习知识的关系。随着现代科技的飞快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行,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育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

一、设疑激趣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有兴趣的学习才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注意找寻教学内容本身的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推动学习的进程。

1.巧设悬念激情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不是有尾巴吗?为什么要借尾巴呢?如果小壁虎没回家,它还可能向谁借尾巴呢?它会怎样问,小动物们又会怎样答呢?《守株待兔》:种田人守株的神态会是怎样的?当他看到自己的田里长满了杂草,他心理想什么呢?如果你是一位老农,看到这样的情形,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通过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有效的让学生融入到课文中,大家的学习热情有了高潮,兴趣油然而生。

2.一情境激趣

小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晰贴近生活;有的课文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小露珠》一问,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再如《云房子》一文就可指导学生去观察雨后云的变化,了解它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知生活来理解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除上述的做法以外,还有以游戏、导语等常用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导火线”,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与思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使学生会思、善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思维品质。

创造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求异性,所以,要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养成探求真知的习惯。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营造出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师生共同商讨,各抒己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本、老师和同学的勇敢挑战者。

在教学每篇课文中,我都会让学生们提出问题,学生对问题都很感兴趣,很乐于表现自己,都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也能积极地回答提出的问题。如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有的同学问了:“乌鸦这回上当了,下回狐狸还能让乌鸦上当吗?”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说:“乌鸦还会上当,狐狸还会用其它的方法骗它。”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把这篇课文又深化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在课堂中是真正的主人,无论学生提出的什么问题,有意义,有价值的,还是幼稚可爱的,我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现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用词语造句或说一句话,学生都能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其中。学生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致使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方式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在语文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提出与人不同的有价值的问题。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要表示欢迎并给予表扬。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激起了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的兴趣。

三、多读博思,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材只是个例子,课堂训练只是个途径,培养学生自己主动读书,主动创新才是最终目的。因此,还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大量的课外读物中汲取更丰富的营养,养成自觉创新的习惯。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展示读书成果,畅谈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经验,介绍优秀的课外读物,使学生在积累中不断创新,形成自己主动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四、注重帮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做到,在学生学习思维陷于困境时,要激发他们兴趣的火花,点燃火花后,还要帮助他们燃起创新的火把,并使之越烧越旺,从而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的学习技能。陶行之先生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的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对于新时期的每位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中都要努力为学生架起创作思维的桥梁,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从小具有一个独特的创新见解。

总之,“创新就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课文思维语文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