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互联网+”如何助力国学教育
2019-01-14高俊霞
高俊霞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头屯河家场学校)
“国学”一说,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东学西渐”的时期,是学术界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知识体系给出的概念。该知识体系以我国古典典籍为载体,内容涵盖医学、戏剧、数术等方面,以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为核心,是对数年年来中国人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精炼总结。尽管国学经典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但由于文本晦涩、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差异极大,使得阅读难度大大增加,令许多读者望而却步,随着西方科技在全球范围的兴起和传播,“国学教育”一度衰落,被人摒弃[1]。
但恰如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其著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所说:“到了21世纪,三十年河西的西方文化将逐步让位于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成语大会》、《诗词大会》等高质量综艺节目通过网络平台的宣传,在我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国学热”,“白话灵犀”组合、武亦姝等选手的走红,让更多的年轻人在感慨选手们博学多才的同时,纷纷燃起了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得益于互联网时代的便利,人们可以更轻松地找到国学经典文本和阅读参考资料,各大社交网站、自媒体平台也纷纷出击,利用其“碎片化”的优势,让年轻人们可以在工作学习之余,阅读短小精悍的文章,获取国学知识。
一、当前我国国学教育的困境
(一)对国学的认识不明确,缺少权威界定
尽管国学已经乘着“国学热”的东风走进了校园,但据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们反应,国学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无法理解国学经典中的优秀思想,往往是读过之后就忘了,既不能增长知识,也不能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洗礼。究其原因是因为当前我国教育界并没有针对国学提出具有权威性的界定,使得许多教师对国学的认知浮于表面。除此之外,在国学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们始终缺乏设计合理的教材提供指引,只能凭借自身对国学的理解进行教学,使得国学教育效率低下,学生们缺乏学习兴趣[2]。
(二)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很多教师都认同了“国学教育”的重要性,但遗憾的是,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对国学经典进入深入理解。尽管这些教师们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都很优秀,也能举办经典诵读、复刻古代礼仪仪式等具有教学意义的国学活动,但这种活动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更有甚者,一些教师刻意追求仪式举办的效果,如2015年的一则“72名学生向父母行三叩九拜之礼、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新闻,就曾引发广大网友们的不满,认为此举有“作秀”之嫌,并不能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不易。
(三)教学质量良莠不齐,鼓吹传统文化糟粕
2017年,江西九江学院举办的一场女德教育讲座在微博上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名为丁璇的所谓“礼仪专家”在课堂上鼓吹传统文化糟粕,直言“男为天,女为地,女子就该在最底层”,引发全国人民的不满。然而丁璇的女德教育只是国学教育良莠不齐现象中的“冰山一角”,随着媒体的深入挖掘,越来越多有关国学教育的负面新闻被爆出,影响了传统文化的声誉,阻碍了国学教育的开展[3]。
二、如何利用“互联网+”助力国学教育
(一)利用新媒体优势,优化国学学习体验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变革,微博公众号、微信公众平台的兴起,意味着人类的阅读、获取资讯方式已经从传统传媒方式逐渐向自媒体转变。因此,将新媒体的碎片化、娱乐化阅读体验引入国学教育,能够优化国学爱好者的国学体验。笔者关注的一个名为《经典古籍库》的公众号,以古籍知识推送为主,有时也会结合时事新闻进行相关知识推动:例如2019年7月中国的“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公众号编辑推送了有关良渚玉琮的文章,为读者打开观察良渚文化样貌的窗口。
(二)优化资源质量,拒绝低俗文化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的包容性导致了许多负面、低俗的信息涌入了网络,大量鼓吹古代文化糟粕的封建思想夹杂在国学经典和国学资料中,影响了国学的传播。因此,在利用“互联网+”开展国学教育时,国学教育者们要严把质量关,不要让诸如“女德”、“愚孝”的思想侵害学生,要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4]。
笔者认为,想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助力国学教育,要从以下三点出发:第一,学习国外智库的建设经验,建立专业的国学经典信息库,让国学学习正规化;第二,无论是中小学、高校还是全国各地公立图书馆,可定期举办国学经典电子书推介和电子期刊推送,满足读者的需求;第三,以我国知名作家、收藏家马未都先生的系列综艺为例,各大电视台、网络平台可以聘请国学教育专家进行系列讲座,引导大众学习国学知识[5]。
结束语:
综上,尽管近年来“国学教育”保守诟病,但从文化传承角度来说,推行国学文化教育势在必行。因此,教育者们要舍弃封建糟粕,将国学经典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利用“互联网+”时代的科学技术和宣传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国学教育与时代成功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