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大发挥能源综合利用对生产的运用
2019-01-14姚慧敏
姚慧敏
(新疆和静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和静 841300)
水泥工业的大力生产需要将资源的使用、环境污染考虑在内,避免因为水泥的大力生产而使我国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破坏以及资源的不断浪费。全球资源紧缺现象已经不是短时间的问题,各个国家都在研究如何节省资源以及扩大资源。我国资源也在全球资源紧缺之列,需要将资源实现有效利用,从而满足我国经济的发展。以下内容是对能源综合利用于生产中进行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一、生产与实践
(一)电石渣浓缩处理以及废渣的综合利用
乙炔消解电石后会将废渣进行排出,此废渣是电石渣,在水泥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电石渣。在产生电石渣时会带有大量的浆体,浆体所含的水分占浆体的95%,并且呈现碱性特点。在实际生产中,采用电石渣代替石灰石原料。电石渣的物理特性包含:颗粒较均匀、细度较细、比重较小、浆体流动性差。利用浓缩池进行浓缩,能够使含量降低,只存在60%,再将全电石渣配料放置在窑浆中,其水分降至58%左右。如果将30-60%的电石渣配料置入窑浆中,水分会在45-52%之间。
回转窑产与质量是由入窑料浆的水分决定的,所以,将电石渣浆拥有的水分进行降低是保护质量的关键性举措。所以,在采取降低水分的举措中采取如下方法:
(1)将电石渣置入浓缩池中,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主要是利用粉煤灰的特性,通过粉煤灰与电石渣进行混合,从而使电石渣的沉降速度得到提高[1]。
(2)加大浓缩池的工作管理,使操作环节达到质量标准,从而实现电石渣浆在入库时的水分合格率得到提升。
(3)电石渣浆入库后,需要采取二次沉淀抽水的环节,目的是为了达到配料的需求。
(4)将干电石渣融入拥有70%水分的电石渣浆,利用淘泥机的搅拌功能,使两者混合后的水分降到60%以下,再进行入库。
(5)石灰石尾矿浆、砂岩浆、硫酸渣浆拥有的水分需要进行严格控制,需要达到流动时拥有的最低含量。
以上措施实施以后,通过对生产数据进行统计,电石渣浆的水分、入窑料浆水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数据中表示,电石渣浆的水分与措施实施之前相比下降了5%,入窑料浆拥有的水分与措施实施前相比较下降了8%。从此可以看出,以上措施的有效性。成功解决了入窑料浆水分高的问题,将熟料的生产产量得到了提高。
粉煤灰是在燃煤供热的过程中,由高温燃烧再利用收尘器的收集而形成的粉尘。粉煤尘的利用是代替砂岩、黏土、铝矾土等原料,在水泥生产中可以利用粉煤灰替换部分粘土质材料,又可以作为混合材料。另外,粉煤灰的作用具有沉降率快,吸附水能力较低的特点。粉煤灰在氢氧化钙的液相环境中拥有水化机理的特点,如果把粉煤灰加入浓缩池中与电石渣混合,能够使电石渣的沉降率得到提升,达到想要达到的目标。炉渣在磨制水泥环节中,能够成为混合材料供制作水泥使用。
(二)配料方案设计
利用磨制单浆与化学全分析配料的方式,将电石渣材料、粉煤面材料、硫酸渣材料、炉渣材料、石灰石尾矿材料、砂岩进行配料,此方式运用的是多原料与多组分配料的形式,而影响配料质量的因素是以石灰石材料为主的配料方式。根据这一因素,可以将生产配料进行设计,将生料三率值、稳定熟料三率值进行合理调整,通过实践得到了以下的规律:
(1)生料中的主要成分氧化钙会在电石渣的掺入量的加大而不断加大。
(2)电石渣的掺入量在不断加大下,生料的烧失量会随之不断降低。
(3)电石渣掺入量的增加并未使生料硅率和铝率值发生变化。
通过上述的规律为合理调理生料三率值与稳定熟料三率值提供了理论性的基础,将多原料与多组分配料的拥有的繁琐程度进行了简化,从而方便了生产。
孰料强度与孰料KH值之间的关系是,如果KH值降低,则孰料强度明显下降,如果KH值增长,则孰料强度明显增长,如果KH值低导致孰料强度低,那么无法达到生产的内控指标,如果KH值过高,那么孰料强度过高,虽然达到了强度要求,但在实际烧制时具有较大的困难,而且还会造成水泥熟料中拥有的游离氧化钙增高,这种条件下使水泥的安全性无法保障,并加大了热耗。经过研究后,对于此现象采取的措施是:控制孰料三率值的范围,利用统计技术进行准确把控熟料三率值。
另外,电石渣拥有流动性能差的特点,此特点引发料浆水分较高,而且煤耗也较高。所以,在配料时把电石渣的量进行了控制,把控在35-45%之间,再将石灰石尾矿加入在内,从而补充生料中拥有的氧化钙的含量。由于粉煤灰和石灰石尾矿拥有的铝含量较高,在熟料烧成时会由于液相量太多而产生结圈的现象。针对以上内容制定的解决措施是:根据废渣原料的成分波动,设计多种配料方案,目的是要将熟料三率值能够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使熟料的质量得以保证。
如果发生理论计算与生产实际不一致时,需要将生料控制指标进行有效的调整,另外,根据入窑煤灰与发热值的统计分析,进行控制指标的调整。通过实践后,得到的数据表示,只要孰料三率值能够稳定在设计要求内,其熟料的强度能够达到需求。
(三)孰料煅烧
通过电石渣的在回转窑的分解过程研究得知,电石渣在回转窑的分解温度与石灰相比较,要比石灰需要的温度低,而且使分解带产生了前移与加长,从而使固相反应带也发生了前移,在此种情况下,保护了硅酸盐矿物的化合生成,避免短火急烧现象提升熟料质量。由于在配料电石渣浆时,使入窑浆的水分产生了偏高,在全电石渣配料时的水分更高,使煅烧过程中形成了带料薄现象,火焰产生了后窜情况,造成回转窑的产量降低。针对此现象采取改善的措施是:控制电石渣掺入量、控制水分在47%以下、改造窑内链条、加大窑内通风量、加大垂挂密度等措施。链条改造成全垂挂。通风量的加大使物料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避免发生返浆。通过垂挂密度的加大,使链条传热面积增加,能够对废渣配料进行煅烧[2]。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电石渣水分的降低、配料设计的改善、煅烧环节的有效处理,使能源实现了废物再利用。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加大对资源循环利用的研究举措,使水泥生产不再过大消耗能源,同时还能够提升水泥产量和生产质量,使水泥企业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