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9-01-14肖淑兰耿建华姚才
肖淑兰 耿建华 姚才
(吉林省永吉县实验职业高中,吉林 永吉 132200)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我校“3+2”中高职衔接教育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种办学模式为高职教育提供了更强的专业技能人才、为我校中职学生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作为职业教师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研究怎样才能使我校培育出的学生适应未来的大学生活,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毕竟是两个不同层级的职业教育,两种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使我们的学生顺利的过渡到大学生活,调整教育教学行为以满足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需要。为此,我校在办学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夯实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提升学生文化课知识水平
社会上一直对中职教育有偏见,认为中职生“素质差”,当然,这肯定是错误的偏见,然而,这样的误解也是有原因的,中职学校生文化课基础知识薄弱这是不争的事实,这部分学生在初中就是“学困生”。中职生文化基础弱的现状导致了课堂上他们听不懂、不爱听。但是现在“3+2”中高职衔接班的学生,相对以往中专生而言,他们的文化课基础已经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他们对文化素养的需求相比以前更强烈了,不再是过去那种思想学点技术找个工作就可以了,很多学生有自己的未来规划,升入大专学习,而后打算继续考本科的不在少数,所以,重视和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文化素养是当务之急。
那如何提高中职生的文化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上级教育行政机关要重视中职生的文化课,配备足够的优秀教师,我校的文化课教师年龄普遍偏大,学校几年都没有年轻的文化课教师进入,英语教师平均年龄51岁,且不说专业水平,就是跟学生之间的年龄差也太大了,而且一部分教师处在更年期阶段,身体适应不了每周12节甚至14节繁重的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学校还要多开展一些如统考、文化课知识比赛等活动,还要有中职生文化课教学实施要求或目标,让中职学校的文化课教师在教学上有抓手。实行全省统一转段考试,考试合格后才能升入大学继续学习。
其次,学校不要由任课教师任意决定教学内容、考试内容、作业内容等。学校教学领导要给教师设定时间段内必须完成的教学必会内容并检查完成情况。要制造出一种氛围,让任课教师和学生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还要设定一些活动激励和刺激文化课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
再次,提升文化课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师们要乐于奉献,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使其能够站在学情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而不是为了完成本学科的课本任务应付教学,教师们要认真钻研教学工作,课上课下真抓实干地提高学生文化内涵,一切脱离学情的计划都是空谈,教学一定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我校语文教研组开展组织的唐诗宋词100首比赛活动就很大程度的提升了学生的诗词知识,和文化底蕴。
二、确实提高全体学生的专业课水平而不是个别的参赛者
很多职业学校出现这样一种培养现象:学校组成一个高精尖教师团队专门训练一些专业素质好的学生,甚至外聘一些工厂技术人员教师,训练这些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参加技能大赛并获奖。并以此来论教师的业绩,这种做法不能说错也不能说好,毕竟学生在特大型的技能比赛中获奖相当于普通高中考上了个重点大学一样的殊荣,技能大赛获奖就是某些职业学校对外招生宣传的招牌,是外在的声誉,很多职业学校十分重视技能大赛中所获得的成绩。但精英需要培养,精英之外的普通学生的提高更是我们的职责,教育要对全社会负责。毕竟大多数普通学生才是支撑社会建设的普遍力量。一所好的职业学校应该搞好“精英培育”的同时更加注重“普遍提高”,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未来就业状况。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把每一个孩子的未来都当成自己孩子的未来一样关注。
三、发挥学校特色课堂的作用和影响
我校“3+2”中高职衔接班的学生,有许多自身的强项和爱好,比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语言课表达能力强,学校就开设二课堂演讲课,使他们在学习专业课之外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发挥并展示自己的强项,全面发展,机电班级的学生开设家电维修二课堂,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丰富了课堂所学,我校还开设了礼仪课、音乐欣赏、跆拳道、阅读等多门二课堂,这些素养课,对于学生内涵建设很重要,中职学校要根据自身优势开设丰富多彩的特色课,培养出优势学生。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学校要本着走出去,引进来的原则,派大批专业教师去工厂学习,或者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或者从工厂聘请技术过硬的师傅到学校指导或从事教学,这样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带出更多技术过硬的专业课教师,从而提高专业课教学水平。
五、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力度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的就是要培养出能胜任各种劳动技能的人才,使学生毕业就业有优势,创业有基础,职业学校的学生成长愿景应该是既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又要有良好的文化礼仪修养,同时也要有较好的活动参与能力和组织能力,这些需要实践活动来提高,我们学校每年都大量的实践课,有很多专业学生进入工厂跟师傅学习实践,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入幼儿园实习,汽修班的学生进入合作办学的广达汽车修配有限公司实习。课堂学知识,活动提能力,中职学校,应该站在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基础上有计划的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应顺应社会及时代甚至专业岗位的发展要求。
中高职衔接班已成为长期发展的趋势,虽然产生的历史不悠久,但它正朝着逐渐完善,逐渐被社会认可的方向发展。我相信,在我们所有职教人的共同努力下,这种办学模式一定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建设者和合格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