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语文作业在教学中的作用
2019-01-14王子铭
王子铭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吉林 辽源 136600)
我们知道教师不应是课堂的掌控者,而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在对待学生作业的问题上,我们要利用学生作业资源,筛选出学生作业中各方面的信息,搭建起课堂学习活动的平台。学生在这个平台中积极参与学习,展示自我,交流想法,教师在这个平台上是个帮助者,根据学生的交流活动,引导、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自己真正学起来了,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不再是占有讲台的讲授者。
一、学习新课程理念
下面就以《也许——葬歌》为例,谈谈作业在此教学平台中的作用。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了两项学习任务:
第一,初读作品,品味作品的意蕴与情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用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悟,可以是一段文字,也可以是一幅图片,也可以用一段配乐朗诵,或者其它各种形式的作业。
第二,作为诗人的父亲怕夜莺的咳嗽、蛙的号叫、蝙蝠飞的声音吵醒了酣睡的孩子,怕阳光、轻风惊扰女儿的清梦……老父喃喃细语。如果你是诗人的女儿,你泉下有知,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首诗。
这两项学习任务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理解。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之下,自主完成作业。教师对学生的作业不能像过去一样只做简单的展示和点评,而是要利用其中出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交流评论,解决问题,教师对理解偏差比较大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引导。
任务1中,教师将学生文字作业分类,在作业中找出学生问题的切入点,以此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导向,根据这个导向搭建课堂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学生参照自身的作业情况,再结合教师提供的导向,得到新的学习感悟。
现将几则文字作业摘录出来,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如下:
第一,开头四段写得真,仿佛她还活着。当她一个人在“地下”沉睡的时候一定很寂寞,并且因为太小,没办法接触世界中的美好,所以闻一多写了一些美妙的声音,希望她可以快乐。(黄思萌)
第二,从这首诗中看出,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死了,甘愿自己死去也要保护自己的孩子的生命,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两则作业展现出来,学生就纷纷提问题:作者为什么写一些美妙的声音?作者写的声音都是很美妙吗?写其他的意象的作用是什么?诗人有没有“甘愿自己死去也要保护自己的孩子的生命”?讨论后学生最终达成共识:写声音表现父亲的关怀爱护,作者尽力保护和照顾女儿如:他不许夜鹰、青蛙、蝙蝠发出声音,以免影响女儿安睡。他不许阳光、清风骚扰女儿,更要撑一伞松阴庇护女儿安睡。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甘愿自己死去也要保护自己的孩子的生命”这种看法,学生对“咒骂的人声”的理解更是透彻,最终理解到诗人反而庆幸她能从黑暗污浊的现实中获得解脱,巧妙地在伤女之痛中又揉进了自己对黑暗现实的悲愤,从而大大加重了情感的分量,开拓了诗的时代内涵。
这两则作业搭建的交流平台不是由教师来完全控制,教师提供了“声音”这个导向,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声音”的理解来明确这个父爱的沉痛与复杂,悲痛中除了有对女儿的关怀爱护还有对现实的不满。再提供“现实中的父爱”这个导向,学生就能清楚这种父爱与现实中多数人的父爱的不同,明白诗中父爱的厚重。在这个小平台中,作业如同基石,导向如同钢筋,学生自己灌注水泥,砌墙垒砖,建造自己的学习空间。
二、教学平台的搭建,需要教师预先设计具体题目
学生上交作业后,由教师挑选出“有用”的作业来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很难像教师一样看到所有学生的作业,对作业有自己的筛选、认识过程,有自己主动建构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利用网络虚拟平台,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搭建起自己的舞台,做学习活动的主角,使学生的自主合作更贴近本质,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处在协作交流的环境中,学生在讨论中互相提供信息,指出问题,交流思想,互相鼓励,共同学习。教师在这些帖子搭建的平台上,几乎退到了幕后,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个的论题,如同给学生学习搭设的梯子,学生在论题中统观自身的学习情况,自己把握学习方向,完成学习任务。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学习。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在对待学生作业的问题上,我们要利用学生作业资源,筛选出学生作业中各方面的信息,搭建起课堂学习活动的平台。学生在这个平台中积极参与学习,展示自我,交流想法,教师在这个平台上是个帮助者,根据学生的交流活动,引导、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自己真正学起来了,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不再是占有讲台的讲授者。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作业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在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语文作业已经与教学融为一体,它可以出现在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只要有利用形成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我们就可以大胆地尝试,尝试的空间还很大,大家会于此发现语文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