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2019-01-14张德建
张德建
(贵州省余庆县太平小学,贵州 遵义 564499)
作为做教师的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样一种倾向:喜欢听话的、分数高的好学生,头疼反感那些整天淘气惹事的、成绩不好的、错误不断的学困生,因为转化一个学困生有时甚至比培养一个尖子生更要费时间花精力。试想:如果一个医生只会看伤风感冒之类的小病,不算是个好医生,会治疑难杂症的才有可能成为挂牌名医。教师也是如此,不能转化学困生的教师,也不是个优秀教师。所以我们做为教师,只能选择教法,不能选择学生,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
开学后,学校要求我们每个教师,要提高我们的整体教学成绩,就只能从学困生入手。我觉得这个要求好。于是我选择了六(6)班成绩比较差的两名学生:冉丽,厌学情绪比较浓;詹政婷,离异家庭子女。开始我找他们谈心,进行感情投资。第一次,我分别找他们说明用意,并征求他们的意见,是否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他们听后,都欣喜答应。我们两相情愿,成了忘年交。我要求他们每周要找我一次,看有什么问题或困难需要老师帮助,有什么高兴的事要和老师一起分享。我们在期待中愉快地结束谈话,后来冉丽同学经常到办公室接我去班里上课,帮我拿东西。每次要背诵的概念和要完成的作业,我都事先通知他俩,让他们及早复习,创造条件使他们成功,以期待成功的态度使他们一开始就从教师的期待中获得自信。通过各种方式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别人一次作业写得好,只得一个“优”,他俩哪项作业写得好,哪项就得“优”。有时一次作业中,两项作业得两次“优”,三项作业得三项“优”。而且平时背诵的概念或课堂上简单的练习让他们判,让他们当小老师,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加强练习次数,巩固所学知识。在判别人背诵的概念或课堂上简单的练习的同时,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从而激发他们克服惰性,增强主动性和能动性。对他们,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与成功都及时做出肯定评价,对他们进步中的过失多一分宽容和谅解
一段时间后,这两位同学对学习有些兴趣了,詹政婷同学在第七周被评为“进步之星”。冉丽同学经常找我要做过的练习或试卷,要求再做一遍。见此情况,我趁热打铁,和他们一起制定期中奋斗目标?比9月份的测试多至少10--15分,最好脱离低分率。在他俩的努力下,我们实现了期中奋斗目标,冉丽同学由原来的14分上升到33分,詹政婷同学由原来的33分上升到47分。看到他们初见成效,我在班上及时表扬了他们,并给予了肯定性评价。现在我们已经定下了期末计划和奋斗目标,争取向60—70分迈进,我很重视他们的新开端、新想法、新打算,我想利用这种“亢奋”心理或惯性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怎样才能使学困生开始进步、开始自信?这需要教师的扶持。作为教师能够尊重自己的学生,赏识自己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学困生,赏识学困生。因为学困生缺点较多,思想也很脆弱,易和教师形成对立。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只能用显微镜看学困生的成绩,用放大镜看他们的长处,让他们也让我们教师自己看到光明和希望,使他们从自卑的深渊中解脱出来,抬起头来,挺起胸膛做人,也使我们教师自己体味到教育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