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在语文阅读中走向深度学习的重要性

2019-01-13许丽永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拓展延伸激发兴趣深度学习

许丽永

【摘要】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价值追求应是超越对文本内容的简单理解和对语言知识与技能的简单传授,强调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关注语言表达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引导学生从语文的视角理解世界和分析问题,形成言语意识和思维习惯。我认为可以从整本书的阅读入手,引发学生阅读期待,研读文本深层互动,整合资源拓展延伸,让学生在阅读中走向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深度学习;激发兴趣;深层互动;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深度阅读是小学生从阅读的浅层走向深入的过程,深度阅读是一种随着知识点的不断深入,思维也跟着不断深化的过程。当学习由浅层进入到深度时,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由浅入深地开展阅读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通过各种手段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与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从而实现阅读品味的提升,要多读书,多好书,读整本书,大力开展主题性阅读活动,群文阅读活动,让阅读不断深入。”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陶冶孩子的情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整本书的阅读入手,引发学生阅读期待,研读文本,深层互动,整合资源,拓展延伸,让学生在阅读中走向深度学习。

一、做好导读,激发兴趣

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阅读,应具有文本思维。教材选编的课文文体各异,而每种文体具有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因此,在孩子阅读一本书之前,应根据作品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一)加深阅读深度

“课内的海明威没有课外的海明威精彩”。课外的天地是无止境的,我就给学生畅游的机会,有个别孩子喜欢研究历史,就推荐他们去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等书籍,我们学校引导孩子读好《弟子规》《古诗词》及《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等四大名著,这样孩子阅读的书籍越多,他们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就会不断提高,阅读范围的扩大,阅读视野的扩展,他们阅读的深度就越广泛。

(二)展现“情节内容”

小学生最喜爱故事类型的书籍,特别是其中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不断吸引学生投入到书籍的阅读中,教师务必抓住学生的喜好点,用学生喜爱的故事打开他们深度阅读的大门。譬如我们在学习林海音的《遲到》一课时,可以此课为辐射点,开展林海音系列书籍阅读活动,并让学生通过各种资源渠道了解林海音的创作作品。譬如阅读其《城南旧事》一书,这本书其实是林海音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况,“英子”经历的各种故事串成了这本书,其中的“疯子”“秀贞”“妞儿”“小偷”等各个角色的描写惟妙惟肖,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述自己最钟情的故事情节,并让学生之间串讲,使学生之间的一个人看书变成班级整体看书,增强阅读的趣味性,表达自己对书籍人物的理解,从而让书面文字变成学生脑海中的情节、情感、思绪……由浅入深,不再局限于文字,而是深入到作者思想,形成自己的个性思想,从而实现深度阅读的效果。

(三)感悟“人物形象”

人物是书籍的核心、关键。把握人物的鲜明特点更有助于理解文本,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作品,譬如曹文轩的《草房子》,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等。

(四)感知“作品特点”

作品特点是把握作者写作风格的一大利器,也更有助于小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把握其中的人物形象。譬如对具有讽刺性的作品,像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等,就要在以情节吸引孩子的同时,感受体验作品的风格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该作品,还可以感知讽刺小说的特点为线索,在众多的作品中选择几篇相类似的文章进行拓展性阅读,如《欧也妮葛朗台》《临死前的严监生》,可以达到“一斑见全豹”的效果。

二、研读文本,深层互动

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阅读要把课文放在整体中进行考虑,在对比研读中发现文本秘妙,我向学生推荐学习冯骥才的《俗世奇人》。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抓住文中经典语句,多角度阅读体会,对比感受奇人“奇”在何处:通过对比统整,充分感受冯骥才笔下的人物形象,揣摩表达方法,“得找写法的不同点”,试着将“阅读与表达”打通。

(一)找准话题,确立主题

话题是讨论的,一个好的话题,既能反映阅读材料的主题,又能激活学生阅读积累的生活经验,触动学生思维和心灵的界限。为此,我确立了这样的话题:什么是俗世奇人?奇人呢?在这本《俗世奇人》中,你最想了解的是哪些奇人?在小组内交流后,确立研究主题。

(二)深人研读,发现秘妙

把读书引向深入,才是读书会的真正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具备追问、归纳、评价、激励等方面的本领。《俗世奇人》这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在教学时,选取了其中的《刷子李》《泥人张》《苏七块》来深入研读。

篇目 主要人物 经典语句(在文中画线) 描写方法

《刷子李》

《泥人张》

《苏七块》

速读课文,初识人物刷子李、泥人张、苏七块,追问奇人“名字”之奇在于人们用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或规矩连在一起称呼;重点学习《刷子李》,品读经典语句,追问奇人奇在哪,学生从人物的技艺和性格感受“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群文对比联看,发现文本,试评价《俗世奇人》的写作特点,学习习作能点面描写相结合,让人物更加丰满,更加传神的写作方法。

在以上环节中,笔者超越教材文本的浅层表达,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深层互动”,在前后思维脉络中让学生反思方法的连贯性与跃迁性,以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

三、整合资源,拓展延伸

在整本书的阅读交流中,思维碰撞,让学生获得了崭新认识的生长可能,教师应该把握这一时机,巧妙整合资源,进行拓展延伸。延伸的角度应该是多元的,可作续写、仿写等读写结合,可关作品,如有兴壁,还可就该作品该作家进行专题小研究。如在整本书《草房子》交流课上,以曹文轩的名言“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一切都要回到读书来”作为寄语,推荐曹文轩系列纯美小说《野风车》《青铜葵花》《红瓦黑瓦》《山羊不吃天堂草》《没有角的牛》《古老的围墙》,引领学生走进真善美的世界,然后进行手抄报制作比赛、《草房子》中的句段仿写等等。如在读本教材民族英雄郑成功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专题研究;利用郑成功少年读书处——“星塔”这一独特的资源,进行“星塔小导游”的选拔,其中要有郑成功生平介绍,学校景观的由来;进行郑成功名言的书法比赛;还可以以民族英雄郑成功作为重点进行样物设计并配上设计说明等等。这些延伸为学生听、说、读、写、思提供了自主实践的平台。

总之,借助整本书的阅读,激发学生兴趣,深入研读文本,巧妙整合延伸,能让学生走进阅读,能助推学生语言的自我建构与更新,建立起与自身生命状态的全新联系,并能够引领学生将习得的阅读或表达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应用到生活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陶丽春.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阅读教学[J].福建教育,2019(9).

猜你喜欢

拓展延伸激发兴趣深度学习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拓展延伸”环节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