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9-01-13赵新霞
赵新霞
【摘要】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中抽取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给予常规组(n=25例)常规护理,给予针对组(n=25例)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评价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差异性。结果:针对组临床护理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针对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4%,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对手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价值显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
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护理价值;并发症
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疾病之一[12],在高龄患者中的发病率较高。针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常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3]。良好的护理,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病情治愈。因此本院选择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1一般资料
从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中抽取5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股骨颈骨折临床判定标准者[4];2)符合手术治疗适用证者;3)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有手术禁忌证者;2)有精神类疾病者;3)并发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者;4)不能正常进行沟通者;5)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者;6)并发恶性肿瘤疾病者。50例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按照信封法平均分为两组。常规组中,患者共25例,包括男15例,女10例,患者年龄60~81岁,平均(67.35±0.15)岁。针对组中,患者共25例,包括男10例,女15例,患者年龄62~79岁,平均(64.11±0.88)岁。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利用生物统计学SPSS 18.00软件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显示,可以进行比较研究(P>0.05)。
2方法
给予常规组25例常规护理,护理措施有一般性护理指导、病情检测和简单的口头教育等。给予针对组25例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1)术前针对性护理。临床护理人员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病史、心理状况以及全身状况,协助患者进行术前各项检查,要求患者戒烟戒酒,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手术流程、预期效果,耐心回答患者的提问,消除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不确定感,做好术前备皮以及手术相关配合的器械、医用耗材准备工作。2)术中针对性护理。临床护理人员护送患者进入手术室,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协助患者取正确体位,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采用心电监护仪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做好麻醉以及术中各项配合工作,注意安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以平稳的心态配合治疗。3)术后针对性护理。术后定时查房,询问患者的疼痛感受,观察患者骨折处伤口恢复情况、皮肤颜色、切口敷料是否清洁以及干燥,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叮嘱患者相关的饮食禁忌,注意每2h帮助患者翻身1次,以免压疮形成;另外注意帮助患者进行排痰,必要的情况给予气道湿化、雾化治疗护理,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注意对患者的尿道口进行消毒,以免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另外,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早期康复训练计划,逐步开展股四头肌的锻炼、髋与膝关节的屈伸练习、坐卧交替活动以及负重训练,以促进病情快速康复。4)出院后的针对性干预。在患者出院前,需对患者的康复状况进行详细评估,对于符合要求的患者,可批准出院,并且对于出院患者的家属,需教会其基本的护理技巧,并告知患者4月后需及时来院进行复查,若在这过程中,有不适症状,随时来院就诊。
2.1观察指标
1)评价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临床护理有效率。评价指标有3种类型: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如疼痛、肿胀等症状基本消失,并且经过X线检查后发现,骨折状况基本愈合;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如疼痛、肿胀等症状有明显好转迹象,X线检查结果提示骨折愈合情况良好;无效:患肢畸形、疼痛、肿胀、不能坐起或站立等症状无改善,X线检查结果提示骨折愈合情况差;
患者的临床症状,如疼痛、肿胀等症状基本消失,并且经过X线检查后发现,骨折状况基本愈合
2)评价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差异性。并发症包括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
2.2数据分析
采用生物统计学SPSS 18.00软件处理数据,临床护理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概率均以%表示,进行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
3结果
3.1评价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临床护理有效率
结果如表1所示。针对组显效15例,有效9例,临床护理有效率为96%,相较于常规组患者的明显更高(P<0.05)。
3.2评价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差异性
结果如表2所示。针对组压疮0例、坠积性肺炎0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概率为4%,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4讨论
老年人由于骨质脆弱、疏松、髋周肌群出现退化等因素[5],易发生股骨颈骨折。针对该病,临床常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但患者多并发多种基础性疾病,病程较长,需长时间卧床休养,若护理不当,将增加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67],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患者预后。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生活质量。
常规的情况下,护理措施不够全面,临床护理人员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因此,临床护理效果欠佳。近年来, 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在经手术治疗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一方面,通过术前针对性护理措施,临床护理人员保证患者的全身状况处于最佳水平,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和配合工作,并积极给予健康教育宣教,以消除患者对于疾病治疗的不确定感,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通过术中针对性护理措施,临床护理人员做好体位、麻醉、生命体征检测等各项术中配合工作,确保手术成功;再者,通过术后针对性护理措施,临床护理人员做好皮肤护理,饮食护理指导,早期功能训练等护理工作,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快速康复。本研究显示,采用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的患者护理后,臨床护理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单亚楠,董丽.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6):7679.
[2] 石广卉,王姣,杜玲,等.临床路径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04):216217.
[3] 黄晓娟,何建书.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康复指导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01):105106.
[4] 卢国平,戴杰,洪晓亮.老年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7,37(12):728734.
[5] 刘宏,代立武,汤睿.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7,20(03):261263.
[6] 田守进,赵理平,倪善军.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17(02):124128.
[7] 宋富强,闵鹏,王天兵.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炎症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华创伤杂志,2014,30(03):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