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学妙用幻境,让作文更饱满

2019-01-13方琦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幻境习作

方琦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门非常富于技巧而有难度的学科,也是我们教师难以突破的最难学科之一。《新课标》高度肯定了写作对人发展的重要性:“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本文以刻画人物心理為突破口,让学生运用幻境,以虚写实,获取习作“给养”,有效提升作文的饱满度,让文章有血有肉有灵魂。

【关键词】幻境;人物心理;突破思维;习作“给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六年级的孩子已经接触过很多对人物心理细致描写的文本。他们在描写人物时,小部分学生也能运用一定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心理,让人物较形象地吐露出自己的心声。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巧学妙用幻境,彰显人物心理,也是传授给孩子另一种写作的秘密武器。运用幻境这一手法刻画人物心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创作的乐趣,而且还可以快速纠正学生在写作中对心理描写这一块的“贴标签”式写法,从而达到《新课标》中有关心理描写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一、由读学写,初步领会幻境写法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创作的一篇幻想与现实完美结合的“新童话”。著名儿童文学教育家浦漫汀曾在《安徒生简论》中这样记录:“借助于梦境或幻想布局谋篇、展示主题也是安徒生以想象为核心进行构思的成功经验。安徒生十分善于在主人公的梦境、幻觉中开辟他的童话天地。那难以捉摸、稍纵即逝的幻觉与梦境被安徒生运用得得心应手……使童心和幻想尽情地欢歌起舞,并造成一种朦胧而又清晰、飘渺而又逼真的奇异美。”在这个美好的童话故事里,安徒生也同样展现出了他对于幻象描写的执着情怀,当小女孩用细小的火柴点燃的那一刻,一个奄奄一息的小生命立刻变得活灵活现,一个简单的故事也因此变得饱满而内涵丰厚。

在学习本篇文章中,我在第二课时的设计上,着重品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幻觉描写的片段,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感受童话的美好;另一方面,主要学习本文用幻境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初步领会幻境写法。

教学实录:

老师引出课题,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点燃火柴的图片,再一次引导孩子回忆课文,接着顺势提问:小女孩在火光中分别看到了什么?生:大火炉,烤鸭,圣诞树,奶奶……顺势提问:这些是真实存在的吗?生:不存在,是小女孩的幻觉。

在这三个幻觉段落里,你对哪一部分印象最深?生1:我最深刻的是第一个幻想。

出示句子: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师:哪里令你印象深刻?生1:我喜欢这一个自然段,因为这里非常详细地写了她坐在大火炉旁边的情景,让人感觉很真实。我自己也感觉好暖和啊!师:你自己也暖和起来了!你来读一读,让大家暖和暖和。生1读。生2: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这句话写得很好,我读出了小女孩的激动、欣喜。生3: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让人感觉这就是一支蜡烛,很明亮温暖。师:是的,想象中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师:那你为什么觉得这几个地方写得精彩呢?生4:因为她把自己的想象描写得非常详细。(板书:细致)生5:因为安徒生把小女孩的幻象写得很生动,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生6:因为这些想象好像我自己也能够感觉到,非常神奇。(板书:神奇)……师:是的,因为这些想象的心理描写得十分细致,形象,让人感同身受。(师点拨:细致描写让人印象深刻)

初次学习这种以虚写实的心理描写,其难点在于它超出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所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首先应该在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上逐步提升,如先问他们描写最精彩的部分。一般让学生印象最深刻的句子也是幻境描写最出彩的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幻境描写这部分后,再开始让学生慢慢体会它的精彩之处。在学生自身体会和老师的引导后,学生得出了要点——因为幻境部分描写得十分细致、形象生动,让人感同身受、十分神奇。在这样的一个理解和领悟的基础上,我再进行下一步的跨越式教学。

二、领悟突破,巧取习作“给养”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从原有的心理描写经验中生发出新的知识经验,接着着重在领悟上突破,继而进行迁移练笔,巧取习作“给养”,绘五彩斑斓心理的教学目标。

学生分组:前后四人为一小组。

首先,学生拿出自己原有的作文,找出心理描写的部分,先尝试用幻象的写作方法来修改自己的心理片段描写。(将修改好的文字写在习作修改清单上)

其次,出示习作修改清单,小组讨论。

最后,教师抽取其中一小组中的一位学生的作品进行集体修改,再进行习作修改评价清单后面的第二和第三部分的内容。

(以下为教学实录)

那一瞬间街灯变得更加耀眼了。我的心中也更加忐忑不安:完蛋了,又忘记了回家的时间。我急急忙忙地往家的方向奔跑。疾风在我耳边呼啸,好似爸爸严厉的吼声,他那灰边正方眼镜后面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总是闪现在我脑海中。我的一颗心哪,心七上八下的,就要跳出了心口了。一边飞速向前,一边不断埋怨自己:昨儿爸爸刚刚说过,放学后不能在外逗留。我又给忘了。爸爸这回肯定不会放过我,揍一顿是肯定的了!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尝试运用幻象修改的片段。是写他在外面玩得太尽兴而忘记回家吃饭的心理。他有幻象吗?生:有,爸爸打我。师:幻象是否形象、细致?生1:有点细致了,他写出了爸爸严厉的双眼。(师旁边标注:神态)生2:我觉得比较细致,因为他还运用了回忆对比来写。生3:我觉得不够细致,因为细致的话应该写出爸爸打他的情形,把那个情形写细致才行。(很多学生配合点头)生4:最好加一些想象后自己的反应……师:那就是说,很多人认为应该幻想出被爸爸打的场景,这场景应该写得逼真、令人害怕,让人感同身受是吗?

好。我们就将自己的建议写在第二条——小组的建议这一点上。写好之后还给同学,让他再次修改。下面小组就照着老师的方法,先找出一位同学的片段进行上面的操作。

在课堂上,我巡回指导学生互评,及时发现亮点习作片段,或就突出问题做初步诊断。第一次修改,其实已经呈现出学生已有的心理描写经验。如何突破第一次的描写,让幻境描写更加深入孩子的内心?这就需要再次解读。在反复解读原文本的内容以及新修改的内容过程中,将该重点内容作为本节习作教学的生长点,不断开拓新的天地。例如课堂上分析的片段,后面学生提的意见其实就是把学生熟知的“直抒胸臆式”心理描写与文中用幻觉表现人物心理的描写方式两相比较,在不断咀嚼与消化中体会出两种不同表达效果的强烈反差,从而真正领悟巧用幻境这一写作手法的真正奥秘。我用教材文本为“支撑点”,在读中感受写,在学生自主建构的基础上,将新的习作方法及知识点慢慢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以此达到概念类的总结(幻境写法),学生在巧妙迁移运用的过程中,活学活用。作文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方式中“给养”,水平不断稳步提升。至此,本堂课的目标在这里已基本达成。

猜你喜欢

幻境习作
真实幻境
恐龙河谷:幻境乌托邦
幻境一日游
“心境”系列18K金钻石项链 心之幻境
去迪士尼畅游幻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