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梗的临床疗效对比

2019-01-13刘东亮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阿托心梗有效率

刘东亮

【摘要】 目的:评价采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于急性心梗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平均为52例。A组选择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患者采用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62%(44/52),B组患者为98.08%(51/5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4/52),B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5/52),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急性心梗患者在治疗时,通过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患者病情进行用药,对患者病情的治愈存在有良好的意义,还具有安全性。

【关键词】

急性心梗;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因高血压,心肌病和冠心病等相关病症而导致的一种综合征,这种病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所以在临床应重视对于这种病症的治疗,最近这几年采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价值,他汀类药物属于一种HMGCoA还原抑制酶类药物,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能有效地通过自身竞争性减少胆固醇的合成[2]。所以在临床治疗时,对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在本次治疗的过程中,本文主要选择采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梗进行治疗,并将结果通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选择104例按照随机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平均为52例。A组患者当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4例,平均年龄(71.5±8.2)岁;B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5例,平均年龄(72.7±8.1)岁。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均符合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标准。

1.2方法

要本着常规治疗的原则,先对患者进行基础性治疗,为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在通过氯吡格雷治疗的时候,使患者经口服药,患者用药时所选药物剂量为75mg,每日只进行1次用药。阿司匹林同样经口服药,为患者用药剂量为150mg,24h之后为患者进行用药一次。所有患者连续治疗2周,要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还要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如发生异常方便及时处理,常规为患者进行氧气的吸入。为患者至少建立2条静脉通道,为患者进行冠状动脉的扩容。为患者应用尿激酶15万U用药,具体方法是将这些尿激酶加入0.9%的氯化钠溶液当中对患者静脉滴注,尽量在30min之内完成给药。为患者溶栓之前,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还要为患者用药阿司匹林300mg进行干预。分析患者的疼痛情况,并且根据疼痛程度为患者合理选择硝酸脂类的药物。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选择小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选择10mg/次为患者给药,每日为患者进行1次治疗,B组患者选择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选择40mg/次,每日为患者进行1次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6个月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评价并比较本文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如果患者治疗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电图检查正常,说明临床治疗显效;治疗以后,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得到好转,心电图检查也基本恢复,说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如果经过治疗以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没有变化,甚至存在加重,则说明临床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显效率+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统计学软件IBM SPSS 25.0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62%(44/52),B组患者为98.08%(51/5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4/52),B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5/52),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的治疗情况参见表1所示。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内科十分危重的心血管病症,患者在临床上病死率相对较高[3]。有临床研究认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机制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存在必然的联系,所以为患者干预的过程中,采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发挥抗心肌梗死的作用,这种药物能够帮助患者进行内皮功能的改善,并发挥出抗炎的效果,可以稳定患者的斑块,所以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他汀类药物使用的频率相对较高,而阿托伐他汀又是一种常用的他汀类药物[4]。阿托伐他汀属于他汀类血脂调节药,属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但自身缺乏活性,所以在患者用药以后会在人体当中出现水解产物,这种物质会竞争胆固醇合成过程当中所需要的物质,导致胆固醇合成减少,进而会对低密度蛋白受体合成产生促进作用,导致患者肝脏的压力增大,这样会使患者的胆固醇水平等降低,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冠心病的防治[5],药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大剂量给药的时候,不会导致严重的不良状况发生,本研究的结果能够对此予以证实[6]。综上所述,临床对于急性心梗患者在治疗时,选择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并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郭桂荣,刘丽.急性心梗冠脉介入治疗术中并发症观察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7):341.

[2] 康忠俊,张全慧,黄琳,等.冠脉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预后结局与患者肌钙蛋白Ⅰ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医药前沿,2016,06(13):147148.

[3] 刘丹,徐敏,李杰,等.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構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6):39423944.

[4] 夏玉东,孙万峰,顾行军,等.浅析Firehawk药物洗脱支架临床应用评价[J].辽宁医学杂志,2016,30(06):2325.

[5] 张俊莹.斑点追踪技术对评价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左室功能恢复的临床应用价值[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05):581582.

[6] 付艳华,索冬卫,彭芳,等.延迟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患者预后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4,21(33):44794480,4484.

猜你喜欢

阿托心梗有效率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老年冠心病运用阿托伐他汀钙复合曲美他嗪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有些咽痛是心梗信号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很有效率
心梗发作前有哪些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