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鉴赏,提升古诗词阅读能力
2019-01-13唐志宏
唐志宏
【摘要】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展开古诗词鉴赏活动。通过知人论世的分析、对比探究、审美创作和实践活动等促使学生提升古诗词鉴赏能力,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诗词的精华。
【关键词】鉴赏能力;古诗词;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古诗词典雅精致、言简意赅,给阅读者一种唯美的感受。然而,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则往往专注于让学生逐字逐句地理解古诗词,这导致学生很难深入体会古诗词的精华,鉴赏能力难以得到提升。《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学习古代优秀作品,从中品味到中华民族精神,积攒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专注学生道德修养和情趣性情的提升,组织学生在整体阅读的过程中鉴赏古诗词,这样才能提升古诗词学习的效果。
一、把握细节,知人论世
孟子曾经提出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在高中語文古诗词教学中也要鼓励学生尝试利用这样的方法辅助阅读。首先给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这首作品的时代背景,然后鼓励学生结合古诗词中的细节加以分析,看看其中有哪些细节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操,表现出作者的心理,展现出当时的时代特点。这样的阅读既促使学生深入挖掘古诗词的细节,又能让学生上升到整体展开赏析,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必修四的《琵琶行》不仅展现了琵琶女艺人高超的弹奏艺术,更展现了作者和其同病相怜的情感。然而,学生在阅读这首诗歌时会产生困惑,有学生便提出:“作者是一个官员,生活应该比琵琶女好很多,但是为何作者会生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呢?他们应该是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啊。”若要让学生了解这一点,则要鼓励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学生发现:“作者本来有着报效祖国的想法,但是他却遭逢不幸,遭到了贬谪,在这种状态下,他很容易就和琵琶女这样的不幸之人产生共鸣。”还有学生提出:“虽然作者是官员,但是从他的创作风格来看,他一直接近老百姓,反映老百姓的疾苦,所以他可能一直将自己和老百姓放在一起思考,因此面对琵琶女会有感同身受的感觉。”这时我鼓励学生围绕诗歌中“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等心理描写的细节部分进行分析,学生就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知人论世的方法能给学生找到阅读的一个切入点,学生能从诗人的生活背景和诗歌的时代特征入手加以分析。这样就能让学生的阅读更具客观性,避免因为主观赏析而产生的偏误。这样的阅读自然会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二、突出差异,多元比较
学者叶嘉莹认为阅读古诗词时只是阅读一首,这是无法看出诗歌好坏的,一定要将多首诗歌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才能判断优劣。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性思考和逻辑分析的能力,所以要组织学生积极展开比较阅读,尝试找到不同古诗词之中的差异,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的题材、表现手法,也能让学生深入了解古诗词的内容是什么,进而提升鉴赏能力。
必修二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必修四的《虞美人》同是宋词,内容含有怀古咏怀的意思,但是其创作风格却截然不同,前者属于豪放词,而后者属于婉约词。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对比这两首词作,找到其中的异同点。首先鼓励学生说说这两首作品使用的意象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虞美人》中用的‘春花秋月和‘雕栏玉砌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但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却用了‘金戈铁马和‘烽火扬州路等,展现了豪迈之情。”此后再鼓励学生从情感方面加以分析,学生认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虽然展现了深深的忧虑之情,但是同时也表现了想要建功立业的想法。但是《虞美人》却展现了不堪回首的情怀,体现了内心的悲愁。”最后鼓励学生总结婉约词和豪放词的区别,并在阅读其他词作时思考一下其属于婉约词还是豪放词。
对比鉴赏的角度有很多,可以鼓励学生将同时代的诗歌放在一起对比,这样能看到诗人的个性风采;也可以鼓励学生将同体裁的作品放在一起对比,看看诗人创作的切入角度是否有所不同。此外,还可从创作年代、情感等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找出异同点,并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自主迁移,审美创作
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古诗词时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鉴赏,更要鼓励学生在自主创作中进行知识内化和能力迁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美,提升美的境界,激发学生创造美、表达美的欲望。创作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创作同主题的诗词作品,还可鼓励学生进行读后感的创作、改编散文等活动,这些活动也能提升学生的审美创作能力。
必修四的《声声慢》中使用了大量的叠词,包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和“点点滴滴”等。在教学中首先鼓励学生思考:“这样使用叠词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学生认为:“这样给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让人有如泣如诉的感觉。”此后鼓励学生参与到自主创作的活动中。对于能力弱的学生,尝试思考一下这首词的精妙之处,然后在读后感中写出自己对这首词的评价。注意着重评价一下叠词的用法。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则让其思考一下自己在创作时是否也能尝试使用叠词呢。如果让你写一首展现内心悲伤情怀的作品,你会怎么做呢?这样便促使不同能力的学生找到了迁移学习的方向,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创作能力。
学者王荣生在《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中探究了古诗词学习的内容要点,认为学习写作技巧也是古诗词学习的重点之一。写作和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阅读古诗词时若能鼓励学生在赏析的基础上展开创作,则能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深化,同时也能让学生语言建构和应用的能力随之得到发展。
四、结合实践,学以致用
不少学生认为学习古诗词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意义不大,这便影响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针对这个问题要尝试给学生构筑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并鼓励学生积极展开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展开辩论活动,参与角色扮演,展开探究古文化的旅游活动等,这些活动将古诗词和实践活动结合在了一起,能促使学生学以致用,认识到古诗词阅读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必修四的《登高》展现了作者登高远望后的内心情怀。鼓励学生思考:“在登高远望的过程中,很多诗人会生出澎湃的情感,因而创作出经典的作品。那么,大家在登高远望时是否也会有所感悟呢?”此后鼓励学生参与到重阳节登高的活动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和伙伴一起选择周边的高楼或者是小山进行攀登活动,然后在登高后回忆一下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展望一下未来,并尝试展开作品创作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将古诗词创作和实践活动结合在了一起,让学生意识到创作古诗词是一种抒发内心情感、表达态度的好方法,进而提升学习的兴趣。有学生便在登高后创作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登高远望心茫然,一事无成究可哀。何日能升苍穹顶,展翅高飞赴蓬莱。”该学生通过作品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和期盼之情。
在高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趋于成熟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中组织学生结合古诗词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这能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古诗词的美,体会到古诗词中包含的情感,更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学者朱光潜认为诗歌和生命同在。的确,古诗词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教学价值,能让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还能促使学生陶冶性情,提升审美能力,最终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专注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鉴赏活动,组织学生在整体性阅读中体会古诗词的韵味,进而提升审美鉴赏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