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光明谈》的特色定位
2019-01-13张浩然张林涛
张浩然 张林涛
摘 要 文章以光明日报新开辟的微型言论栏目《光明谈》为研究对象,阐析了这一栏目聚焦、精准和通透的特色定位,并根据光明日报实际,从媒介融合传播和受众理论两方面,对进一步创新栏目特色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 光明日报;光明谈;特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22-0115-02
言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当前,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越来越重视言论,言论专栏因此而兴。从2016年6月1日起,光明日报在第一版上开辟了一个微型言论栏目《光明谈》,由于版面位置显要,反映现实及时,短小精悍,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三年来,许多人将其与人民日报《今日谈》作比,认为二者堪称“姊妹”。本文认为,光明日报作为一张以知识分子为重要读者对象的独具特色的全国性日报,其任一栏目的开办,无不会与其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敏捷权威的报道风格和高雅清新的个性品位相依承。现以《光明谈》刊载的言论为标本,略解该栏目的特色定位。
1 聚焦
2016年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召开。习近平同志一改以往“新闻宣传工作”的提法,代之以“新闻舆论工作”,深刻反映出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舆论新常态下,驱使我们的工作理念不断发生变化。我们既要重视新闻宣传,更要关注新闻舆论。从时间上来看,《光明谈》正是在全国新闻战线学习贯彻落实“2·19”重要讲话精神的背景下开办的,是适应时代所需、顺应形势所趋应运而生的一个报纸言论栏目。正因如此,“它将选取改革发展中那些有代表性和倾向性的现象,析事明理”。
所谓代表性,是样本的一种属性,也即样本能够再现总体的属性和结构的程度。倾向性也叫意志的倾向性,指的是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意志中表现出来的爱与憎、褒与贬的趋向。代表性事物要么具有普遍的价值意义,要么反映了普遍性的尖锐矛盾,隐藏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动因。倾向性现象则是人们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而做出的行为选择,将对国家和社会的改革发展产生更直接、更深刻的影响。由此可见,《光明谈》选取“代表性和倾向性现象”,正是对具有新闻性、典型性社会现实的聚焦与观照。同时,《光明谈》的另一个聚焦,则是“析事明理”,也就是说,这个栏目不是“为谈而谈”,而是在剖析事件或现象的基础上,再去“说理”,是“就事论理”。这样的定位,如用相机拍摄特写镜头一样,以聚精会神的态度,避免了“就事论事”的肤浅,也克服了“以理论理”的空泛。
由兰考人用泡桐树加工民族乐器而致富,延伸出“泡桐精神”的丰富内涵,指出它是一股精气神,更是一种信念,倡导大家不断发扬“泡桐精神”,继续打赢扶贫和发展之战;由一部分领导在公车改革后不开私车、不坐公交,抨击广泛存在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旧思路,疾呼“找对策不如改作风”;由大学老先生感叹老年人的寂寞和生活不便,呼吁“多关爱‘先生们的老年”……《光明谈》广揽当前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中的客观现实,紧扣与改革、发展、稳定有密切关系的问题,说一件事道一个理,似离弦之箭,聚焦靶心,短平快准,直击要害。
2 精准
新闻舆论工作要“精准有力”。所谓精准,就是要适应当下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抓住新闻舆论工作的“关键”和“要害”,因事而论、据实发言,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而不是“大呼隆”,眉毛胡子一把抓,看到什么都要去说道说道,听见什么都要去评头论足一番。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找到人民群众共同关注的事情,同时要在引导中促使他们的观点意见达成共识。众所周知,团结稳定鼓励、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基于此,《光明谈》提出,“将扬社会之善、褒正气之举、鞭丑恶之行,激浊扬清”。
“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光明谈》直言要清除坏的,发扬好的,这是光明日报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的铁肩担当,也是其对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结合统一的生动诠释:新闻舆论工作不是只说好的不说坏的,也不是只讲坏的不言好的,“正面”不是指报道评论的对象一定要正确无误,而是说面对好的要实事求是褒扬,碰到坏的要尖锐严厉指出,要用一种积极的作为,促成“消极负面”向“积极正面”的辩证转化。
扶贫攻坚、公车改革、高温津贴、工艺传承、网络语言、城市渔民……《光明谈》的话题选择,既紧盯老百姓日常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又正视读者多为知识分子的客观实际,并力求以文化的视角来呈现一张中央大报的立场观点。可以说,清醒、辩证、理性、睿智,正渐渐成为《光明谈》的思想特点和语言特色。
3 通透
涂光晋说,“好的评论是有价值的信息和有价值观点的结合体”。与承载揭露事实真相的消息报道相比,言论往往是在新闻事件的基础上,拿着显微镜细心检查并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正因此,《光明谈》指出,“它将努力在方寸之地掀起波澜,在小小的取景器中透视大时代,和所有的光明评论栏目一道,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概括起来说,就是要力争让人们读之而一叶知秋。从栏目实践来看,《光明谈》确正积极地贯彻着这一点。开栏至今,栏目虽然两易其栏头图标,但始终在朝着显眼、简洁、大方的方向努力。与人民日报《今日谈》间歇性刊文不同,《光明談》每天都会与读者见面。加框置于第一版的中下方位,也为它创设了先发夺目的优势。从言论的篇幅来看,最长的不过323字,最短的仅有200字,可谓短小精悍。细读之,均是以小见大、微言大义的佳作。久而久之,读者往往只需一瞄题目,就知道是“光明谈”。
同时,《光明谈》也是光明日报探索评论多样化的新途径。它的开辟,使头版在拥有社论、评论员文章等“重型武器”之后,又有了《光明谈》这一类“轻武器”,有利于取得更好的舆论引导效果。从目前光明日报的评论体系而言,它可与《光明时评》《光明论坛》《网言》及《时事图说》等栏目一起,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言论矩阵,做到多元主题、多样传播,达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传播效果,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由此可以看出,《光明谈》的言论正是以传播思想、倡导理性精神为己任的。单篇来看,它们不过是浩渺言论沧海之一粟,音细声下,但将多篇言论归位到一个专栏中、一张报纸上,便可集腋成裘、声如洪钟。作为光明日报言论大集体中的新成员,《光明谈》横向上与其他评论栏目交相辉映,是为“通”;从纵向上来看,它的言论既着眼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又落地于平头百姓的生活日常,上下贯通、大小互见,可谓“透”。
当然,作为一个新的言论栏目,要想办出更鲜明的“光明特色”,使人不至于将其与人民日报的《今日谈》混为一谈,《光明谈》或许还要从主题的开掘、形式的创新、表达的改善、文化的涵养等方面着力。当前,《光明谈》的言论,主要还是依靠光明日报的纸质媒体来刊载,虽有不少网站转载,但由于没能跳脱出传统的网络传播框架,传播范围仍然十分有限,读者圈子也比较狭小,故而没能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和收到更佳的传播效果。今后,或可通过光明云媒客户端、光明日报法人微博、光明日报微信公号等新媒体,借道“互联网+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实现新旧媒体在内容生产、传播上的相互融合,将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转变为传播优势。
参考文献
[1]尹韵公.从“新闻舆论工作”看习近平新闻宣传新理念[EB/OL].(2016-02-24).http://theory.gmw.cn/2016-02/24/content_19012085.htm.
[2]鲍宗伟.《楚辞章句》疑难词语考释四则[J].语文学刊,2014(6):47.
[3]王震彩.从《今日谈》看评论的以小见大[J].新闻采编,2007(1):14.
[4]米博华.厚重的风格 朴素的美感——《今日谈》《人民论坛》获奖感言[J].新闻战线,200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