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构建和实践
2019-01-13仵博何国坤陈锐浩
仵博 何国坤 陈锐浩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信息技术难以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问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六位一体”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治理机制,保障教育信息化可持续良性发展;构建“六维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体系,创新具有高职特色的“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制“三层两保障”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教育治理模式,实现教学质量评价全面化、培养方案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精准化。在保障机制、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平台、教学模式、标准规范、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八个方面,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引领教育教学可持续创新发展,促进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教育教学 IT治理 信息技术
一、案例简介
2008年9月,针对高职院校信息技术难以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问题,依托国家示范校项目和国家行业标准研制项目,依据联通主义学习观和建构主义教学观理论,项目组对构建教育信息化体系进行研究与实践。2012年3月,项目组研制的高职信息标准被采纳为国家标准。经过七年的持续实践,探索出一套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主要内容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的保障机制,提出以战略治理为目标、以机制治理为保障、以数据治理为核心、以安全治理为重点、以服务治理为目的、以项目治理为手段的“六位一体”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IT)治理机制,保障教育信息化可持续良性发展;二是围绕教学环境改造、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平台搭建、教学模式创新、标准规范研制、信息素养提升六个方面,构建了“六维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体系,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三是研制了“三层两保障”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教育治理模式,汇聚教学平台、评价系统、课堂行为(含视音频)等课内外数据(消费、考勤、奖惩、社团活动、智能监控、网络行为等),通过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分析,为教与学提供全面精准服务。
二、主要存在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针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产生的“不愿用、不会用、不好用”等问题,本成果提出一套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一)提出“六位一体”教育信息化IT治理机制
针对“建而不用、用而不深、难于持续”等问题,提出了“六位一体”教育信息化IT治理机制[1]。通过战略治理,确保教育信息化战略与学校战略高度一致,聚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新时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通过机制治理,明确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的责权;通过数据治理,对数据标准、权限、产生、使用、更新和废弃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数据的唯一性、权威性和准确性;通过安全治理,保障数据、应用、网络和政策合规性的安全,包括安全策略、安全执行、安全预案、安全响应机制等;通过服务治理,明确服务的边界、设计、执行和改进,确保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通过项目治理,确定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明晰项目各方的职责和权利,确保项目在规定的预算内按时按质交付(见图1)。
通过以上教育信息化IT治理,在体制机制上保障了教育信息化可真正落地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了教育信息化“建得好、用得好、用得深、可持续”。
(二)构建“六维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体系
针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的问题,构建了“六维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体系[2],实现了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见图2)。
1.构建新一代教学环境,夯实教学支持环境
实施校园全覆盖的智能感知无线网络;建设100G核心、40G汇聚、10G接入的校园有线网络;建构私有云融合公有云的云计算平台;建设智慧教室、网络安全三级体系、5G校园等,实现高速、安全、移动、泛在的教学支持环境。
2.共享各类教学资源,建成教育大资源
注重原创,实施资源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持续更新;深化应用,支持教学全过程;开放共享,立足学生学习全过程。构建“通用泛性资源、专业课程资源、优质精品资源”三级资源体系,建成各级资源超过20TB,建成教育大资源。
3.搭建统一教学平台,实现“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互联网+教学”大平台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移动教学支撑平台、教学资源库平台、教学大数据分析四大部分。部署在学校内部私有云平台,支持多机部署,横向扩展,可以实现负载均衡,满足大规模在线教学的并发访问需求。系统涵盖课前、课中、课后各教学环节,有效采集课上、课下教学数据,形成教与学过程大数据。基于微服务架构,通过学校统一数据共享平台打通与学校其他应用系统的关联,通过定制接口汇聚学校课程在各大云平台的结果数据,实现教与学的一站式服务。
4.实施多种教学模式,构建“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高职教学特点,遵循就业导向,采用信息化技术对课程进行升级改造。如图3所示,依托平台实现所有课程信息化教学,广泛采用移动学习、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探索5G+VR/AR/MR应用场景。针对实训实践类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造,依托教学大平台开展项目化教学,让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研制多项标准和规范,指导教学应用
制定資源(网络课程、微课、信息化教学、移动学习、5G+AR/VR/MR)建设规范、平台建设标准、教师信息素养标准、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标准等,指导教学应用,打破数据孤岛和应用孤岛。
6.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服务教育教学改革
面向全校教师开展信息素养能力提升培训,覆盖全校一线教师,人均接受培训学时数超过8学时;指导教师参加各类信息化教学大赛,以赛促教;主导实施信息化项目工程,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服务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实施“六维度”教育信息化体系,建立以教学环境为保障、教学资源为基础、教学平台为支撑、教学模式为核心、标准规范为准则、信息素养为手段的教育信息化新业态。
(三)研制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三层两保障”教育治理模式
针对教与学的质量难以精准全面评价、难以实施个性化教与学等问题,研制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三层两保障”教育治理模式[3],建立智能、快速、全面的教育分析体系(见图4)。
汇聚多模态教学平台、评价系统、课堂行为(包含视音频)等课内数据和影响学习的课外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和智能技术分析,为教与学提供全面精准服务。通过标准规范保障和网络安全保障,确保数据规范和安全。
三、案例的创新点
(一)模式创新:形成新时代教育信息化体系
提出“六位一体”教育信息化IT治理机制,保障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构建“六维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体系,实践“互联网+”条件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创新;研制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三层两保障”教育治理模式,实现教学质量评价全面化、培养方案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精准化。在保障机制、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平台、教学模式、标准规范、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八个方面,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引领教育教学可持续创新发展,促进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互联网+教育”目标,进而可升级为“人工智能+教育”。
(二)机制创新:调动利益相关方积极性,协同推进
从教育信息化应用切入深度融合,建立起以教育教改项目驱动,学校、信息化部门、专业教师、企业四方通力合作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保障机制,实现资源建设见实效、有成果。从教育信息化资源入手,在建设模式、建设内容、建设主体、建设配套和效果评价五方面下功夫,加强“应用”导向,让最终用户全程参与资源的建设、应用和评价,扎实推进信息化教与学。
(三)标准先行:研制高职信息化标准
其一,受教育部和清华大学委托,研制教育管理信息标准高等学校高职管理子集,并于2012年被采纳为国家标准;其二,研制学校网络课程、微课、信息化教学、移动学习、AR/VR等项目的建设规范与标准;其三,研制学校信息标准和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标准等。
四、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一)校内实践:师生受益面广,信息化应用推广效果好,师生满意度大幅提升
优质数字教学资源持续产出,总容量超过20TB;国家精品课程5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3门;在线课程850门,累计用户数11.2万,页面点击数超过7142万;混合式学习课程500门;移动学习课程500门,用户數超过2万,平台日访问活跃度高峰期超1万人次。智慧教室投入使用仅1年即录制视频超过2250个;VR/AR创新实验室打造新型智慧教学,周均使用达8课时,累计为480人次教师提供教学服务;率先建成4门基于5G的VR/AR课程。全国高校中率先实现了三家运营商的5G信号同时落地覆盖,5G+VR/AR沉浸式教学和5G+远程直播教学示范应用已基本建成。建成数字校园系列管理信息系统26个,网上各项服务审批流程382项,实现“跑零次”;打破了信息孤岛和业务孤岛,消除“重复填报”,数据总量238GB。本成果获得专利和专著22项、论文59篇(SCI检索3篇、EI检索16篇)、教研科研项目20项,获评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人才1名、深圳市高层次人才1名。
(二)校外推广:辐射范围大,示范引领作用显著,易于推广复制
牵头研制的高职信息标准已于2012年被采纳为国家标准,研制的成果已在20余所院校应用。近十年来,500余所高校来校学习经验,并成功组织20余次经验交流大会。以信息化教学创新实践为主题,开设对外培训12个班次,惠及全国各职业院校教师超过400人。优质资源已向广东、西藏、广西等地区部分高职院校开放。2018年“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项目全优通过验收,《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入选国家优秀案例。2014年,作为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入选首批28个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案例;2011年,获得高等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奖;2013年和2017年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均获得一等奖。
参考文献:
[1]仵博. 数字校园创新管理机制[J]. 中国教育网络, 2014(10): 50-52.
[2]何晓青, 柯和平. 高校三级资源体系的建构与实践探索[J]. 中国电化教育, 2010(3):72-75.
[3]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 http://www.sz.gov.cn/zfgb/2018/gb1062/201807/t20180730_13798766.htm, 2018-07-30.
编辑 吕伊雯 校对 徐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