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彝族撒尼人火草布纺织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2019-01-13张恩诚
张恩诚
摘要:火草布纺织技艺是居住在石林县境内的彝族支系撒尼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延续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撒尼人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是维护撒尼人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志。随着撒尼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撒尼人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变迁,给撒尼人火草布传统纺织技艺的传承带来严峻的挑战。充分发挥政府在民族文化保护中的主导作用、关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的生活状况、增强撒尼人对本民族文化保护的文化自觉意识、加大对撒尼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是撒尼人火草布纺织技艺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撒尼人 火草布 纺织技艺 保护与传承
一、撒尼人的分布及火草布纺织技艺的概况
石林彝族自治县,原名路南彝族自治县,属昆明市所辖的远郊县,距昆明约78公里,因境内的世界自然遗产石林地质公园而改名。石林区位独特,交通便利,是滇东南区域重要的交通枢纽。总人口25.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5.6%,彝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34.3%。①石林彝族撒尼人自称“尼”,他称“撒尼”。石林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属典型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平均海拔1737米,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独特的地形地貌与气候为火草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撒尼人在石林境内的分布十分广泛,石林全境内几乎都有撒尼人居住,有的以几十户到百十户为一个村落的形式聚居,有的在平坝地区和汉族等其他民族杂居,但撒尼人居住较为集中的还是山区。撒尼人居住的山区地广人少,村落稀疏,有些地方村与村之间相隔十余公里,分布较为分散。大体来看撒尼人的分布是以石林东南部的圭山为中心,向四面分布的,从圭山山峦到山脚至平坝都有撒尼人居住。
“彝族火草布”,流传盛行于石林县彝族撒尼人聚集区有上百年历史,制作火草布,得跑遍“九山十八箐”,采下火草千万片,历经“采火草、洗火草叶、撕火草绒、捻火草线、纺火草线、上线架拧线、圈火草线、提火草线和织火草布、量体裁布缝衣”等多道工序,其复杂可见一斑。火草布有不生虫、抗腐蚀,制成服装冬暖夏凉,养身养颜,防雨耐磨等特点,是极好的民族生产生活服装。制作一件火草褂子,需要40至50公斤的火草叶,而一名传承人一年只能采集到200至300公斤的火草叶。②因此,火草布是稀有名贵的民族民间纺织品种。
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撒尼人火草布纺织技艺
(一)火草采集
在石林彝族撒尼叙事长诗《阿诗玛》中曾对火草布有这样的记载:“织好一段布,颜色白花花,像尖刀草一样宽,像棉布一样密札……”③火草布是撒尼人劳动智慧的结晶,在撒尼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西南地区的彝族、纳西族、壮族、苗族、傈僳族、怒族等少数民族均有采用野生植物的叶子作为纺织原料的传统。
由于云南地处高原,各地区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植物资源差异很大。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根据自己当地的自然条件、生活需求对各自纺织原料的选择也各不相同。因此也就造成了在原料加工方法、纺织工具、纺织技艺上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纺织技艺。火草织成的成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混纺类,即用火草和棉麻混纺而成,另一类是用纯火草纺织而成。石林彝族撒尼人采用的是纯火草纺织的技艺。
火草,属菊科大丁草属中的钩苞大丁草,多年复生草本植物,又称其为“牛耳朵火草”、“大叶白头翁”或“白地紫菀”。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等地,生长在海拔 1800 米至 3200 米的大山深处。少量的史料对火草布有过记载,其中最早的出现在明代,明《滇略·产略》引《南诏通纪》云:“兜罗锦,出金齿木邦甸。又有火草布,草叶三四寸,蹋地而生。叶背有绵,取其端而抽之,成丝,织以为布,宽七寸许。以为可以为燧取火,故曰火草。”④彝族是一个崇尚火的民族,任何一个传统节日和仪式的举行都要用到火。以火镰击打燧石,点燃火草绒,彝族撒尼人认为这样的火种最为纯净。如此看来,火草既是撒尼人织布成衣的重要原料,同时也是祭祀活动中必不可缺的关键要素。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前后是采摘火草布的最好时机,此时雨水充沛,刚好给予火草足够的水分的吸收,同时叶片背后的白棉层不易吸收水分,非常轻易就可与叶片分离,因此每年的这个时候,当地的撒尼妇女都会结伴去采摘火草。每年约用一个月,即7-8月采摘火草叶,在混交林和山丘上最易找到。
(二)撒尼人火草布纺织技艺流程
1.采集火草叶:每年夏季火把节前后的七月至八月,当地正值雨季,火草叶片吸收了充足的水分,叶面宽大,已经达到最适合采摘的时机。当地的彝族撒尼妇女结伴穿行于山野丛林,采摘火草叶,她们只将火草叶片采下,留下宿根,以便来年火草叶还能生长。
2.洗涤:采摘好的火草叶片需要马上就行清洗,将叶片上面的泥土、杂质清除干净并将一些质量较差的叶片剔除。
3.撕葉、捻线:清洗好的火草叶片待水分蒸发的差不多之后,就可以开始撕绒了。撒尼妇女们盘坐在一起,用手将火草叶背面的白色纤维撕下,只将这层白色棉状物留下,剩下的叶片则作为牲畜的饲料进行二次利用,在撒尼女子快速捻动的指尖下,一段一段的白色纤维头尾相接,连成一根根火草线。
4.晾晒:将搓好的火草线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晾晒,耗时大概需要半天,待上面的水分蒸发过后就可取下。
5.绕线:绕线是一个十分耗时的工作,撒尼女子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琐碎的时间在绕线的工序上。她们右手拿一个圆柱状或小棍状的绕线器,左手将晾晒好的火草线理顺,右手的绕线器飞速的转动,就可将火草线缠绕在上面。
6.织布:与其他民族使用火草纺织的技艺不同,石林彝族撒尼人的火草布纺织原料只有火草,不会掺杂其它的纺织原料,所以彝族撒尼人在纺织火草布时通常只需要一个梭子。一位中年妇女一天仅能织出1-2米的火草布。
三、撒尼人火草布纺织技艺传承与保护面临的挑战
在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火草布纺织技艺的传承大多以家庭传承为主,即有血缘关系联结在一起的亲人之间的传承。撒尼人认为,火草布的纺织技艺不仅是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同时也是衡量一个撒尼女子是否贤惠的重要标志。在撒尼人的传统婚姻习俗中,一对喜结良缘的青年男女在准备婚礼时,女方通常都会为男方亲手准备一件精美的火草褂。因此,撒尼女子在七八岁时,其母亲就会开始传授她相关的纺织技术,从而使得这项传统手工艺能够世代相传。在笔者实地访谈的传承人中,石林县月湖村的张玉英(女,撒尼人,1960年生)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她告诉笔者,她的火草布纺织技艺是母亲传授给她的,七八岁时就开始跟母亲学习纺线、织麻等技艺,十三岁时就跟随母亲上山采集火草叶,如今她已是石林县唯一的火草布纺织技艺市级传承人。同村的李桂芝(女,撒尼人,1958年生)和李桂英(女,撒尼人,1962年生)也是家庭传承的典型代表之一,不同之处在于李桂英的纺织技艺是由姐姐李桂芝所传授,两人为姐妹关系。如今她们都已是石林县火草布纺织技艺的县级传承人。路美邑村的县级传承人杨竹兰(女,撒尼人,1955年生)告诉笔者,她的技艺是由母亲传授,小时候家里特别穷,没有能力供自己上学,所以七八岁就开始跟随母亲学习纺布制衣,因为丈夫是木匠,结婚以后二人经常分工合作,纺线织布要用到的工具都是丈夫为自己量身打造,十分称手。有了女儿以后生活相对好了一些,就让女儿上学读书,并且孩子自己也对这项技艺不感兴趣,因此只传授了她一点撕绒捻线的技艺,要织布成衣还做不到。虽然女儿没能习得这一套完整的纺织技艺,但作为县级传承人的杨竹兰已带徒传艺十余人,村子里的年轻人只要愿意学的,杨竹兰都会将毕生所学传授于他们。正是因为火草布衣服与撒尼人的婚俗礼仪和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而使得撒尼人火草布纺织技艺得以传承至今。
在石林彝族撒尼人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撒尼人在火草布面料的纺织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手工纺织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石林撒尼人火草布纺织技艺于 2017 年被列入第四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对于石林撒尼人火草布的保护与传承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不仅为其持续化发展搭建了更好的平台,同时又为它的传播打开了更广阔的窗口。虽然在当地各级政府的努力下,传承与保护初见成效,但是面对自然环境的恶化、撒尼人传统观念的变迁等诸多不可逆因素的出现,石林撒尼人火草布的传承和保护还是面临严峻的考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制作材料逐渐减少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村民纷纷开始种植农业作物和经济作物。石林县作为烟草之乡,目前全县的烤烟种植面积已达10.902万亩,在烟草大面积种植的影响下,火草叶的生长区域受到了大面积的挤占。现在石林县境内已经很难找到火草叶,当地的撒尼妇女需要前往玉溪市的通海县和峨山县寻找火草。此外,全球变暖大趋势下导致的生态环境日益破坏和外来物种紫径泽兰的大面积疯长,使得火草这一植物的获得也十分艰难。因此现在制作一件火草褂取材比以前更加困难,火草叶这种原料也显得更加珍贵。另一方面,据火草布纺织技艺传承人杨竹兰介绍,由于火草原材料十分有限,其用来纺织火草布的火草主要来自峨山、通海等产地,她们自己也曾尝试过移栽火草叶,但都未能移栽成功。目前,云南省内的几所大学都在尝试人工培育火草,虽然已经培育成功,但培育出来的火草叶由于光照和土壤以及技术瓶颈等各种原因,叶片上白色纤维层厚薄分布不均,还达不到自然生长火草叶的效果,尚且不能大规模培育。
(二)传统工序较为复杂
撒尼传统纺织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加之近年来火草原料越来越稀少,一个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撒尼妇女一天除开日常农活只纺织火草布,最多只能纺一到两米,因此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更谈不上将其产业化生产运作。火草布織成的火草衣因其具有耐磨防腐、冬暖夏凉的特点,被撒尼人长期用作日常劳作服。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耐用且轻便价格又低廉的面料出现在市场,传统手工的火草衣逐渐被这些工业化的纺织品所取代,再加之火草布制作工序十分复杂、原料濒危、耗时耗力,很难适应时代快节奏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火草布纺织技艺的传承。
(三)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时代在演进,生活在变化,随着撒尼人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与各民族交往的日益频繁以及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年轻一代撒尼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诸如前面所提到的个别传承人的实际情况,不少撒尼年轻人除了民族节庆、婚丧嫁娶等重大场合外,平时很少穿传统的民族服装;加之社会的加速发展,人们需求的层次越来越高,需求的面也越来越广,这也给当地的撒尼年轻人带来了很大的生活压力,在应对这些社会问题的同时他们往往很难再顾及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不愿意花时间学习本民族的传统纺织技艺。这对撒尼人火草布纺织技艺的传承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四)传承队伍出现断层
根据笔者的走访调查以及数据显示,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镇化的快速的发展,大量的撒尼年轻人纷纷走出村寨,远赴曲靖、昆明及省外打工。一些撒尼女孩在城镇就业之后大多也选择在城镇成家甚至在外地成家,不再回到农村老家生活。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外流对于撒尼火草布纺织技艺的传承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年轻一代离开原本生活的村寨以后,失去了很多可以学习这项技艺的机会,同时也缺乏一个良好的环境来了解和掌握这项技艺。目前,在月湖、路美邑、西街口等撒尼人聚居的村寨中承担纺织任务的多为中年妇女,年轻女性从事传统纺织的已越来越少。撒尼人火草布纺织技艺的传承队伍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危险。
四、撒尼人火草布纺织技艺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石林撒尼火草布纺织技艺是彝族撒尼人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制衣古法,是我国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员。面对现在岌岌可危的传承和保护现状,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可能会面临失传的危险。笔者认为,要想保护和传承好这项传统技艺,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政府应充分发挥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政府在民族文化保护中的主导作用。有关政府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办法,落实支持政策,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利用文字记录、摄影、录像、录音等现代化手段对彝族撒尼人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行全面立体的记录、整理,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政府部门还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和传承补助经费,支持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目前,石林县通过五年保护规划,初步使“彝族火草布”的传统制作技艺得以恢复,从而开展有效的活态传承与保护。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活态传承机制,制定《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火草布”项目及传承人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对各级传承人进行跟踪指导抽查等灵活多样的管理措施,年终进行绩效考评,发懒奖勤,激发传承人及主要传承区域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县财政每年从文产扶持专项资金1000万元中划拨30万元用于“彝族火草布”的传承培训展示等工作。2011年以来,每年投入10万元对传承人进行培训、传承展示;每年投入10万元举办“彝族火草布”制作技艺大奖赛;每年投入资金10万元,对在“彝族火草布”传承展示工作作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奖励。⑤
(二)关注撒尼民间文化传承人的生活状况
传承人这一群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他们身上承载着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因此,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交错,撒尼人长期生活在石林北部的月湖村、老挖村、西街口镇、长湖镇、石林西南部的圭山镇等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滞后的高寒山区,生活水平普遍较低,贫困、落后等问题十分突出。根据笔者田野调查的情况,撒尼人火草布纺织技艺主要依靠年龄在30至60岁的中老年妇女传承。而当地农村年轻劳动力外流现象突出,每家每户的农业生产、抚育儿女、家务勞作等一系列的日常工作也都是由她们来承担,基本没有除此以外的稳定经济收入。综上,石林彝族撒尼人火草布纺织技艺要想突破传承发展的瓶颈,当地各级政府部门就必须给予传承人及时的关心和相应的生活补助,保证她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带徒传艺。
(三)增强撒尼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首先应该是全民的一种文化的自觉,应该是全社会的一 种行为。”⑥火草布是彝族撒尼妇女的一大发明,是彝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对地方迁徙,地理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反映了撒尼人的勤劳、智慧。“积淀着人类的历史记忆,表征着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建构着文化认同的精神家园,”⑦体现了我国西南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对研究彝族历史、文明进程、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以及彝族各支系之间的关系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因此,政府的主导是传承和保护这一传统文化的必要前提,在满足这一前提的基础上,我们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自觉意识,要把传承和保护本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牢印在每一个撒尼干部群众的心里,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认可且关注这项传统技艺,才能真正助推石林撒尼人火草布纺织技艺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对撒尼人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
石林撒尼火草布纺织技艺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撒尼先民们代代相传的“活态化遗产”,是当地勤劳智慧的彝族撒尼人智慧的结晶,寄托了石林彝族撒尼人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崇敬自然、热爱生活、朴素大方的民族特点。保护和传承好撒尼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撒尼群众的精神家园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宣传工作在整个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撒尼人火草布纺织技艺的保护传承需要更为宽广的渠道。因此,加快展示途径的开拓,加强推介的力度,促进社会认知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火草布传统纺织技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更多的人投入到保护、传承火草布传统纺织技艺的实践中更是迫在眉睫。
五、结语
总之,火草布是彝族或人类原始纺织的活化石。是彝族撒尼人民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创造的宝贵财富和智慧的结晶,纵观中国古代纺织史,利用野生草本植物叶子为纺织原料的,火草似乎是唯一的例证,它的传习与演变显得格外可贵。因此,保护和利用好彝族撒尼人火草布纺织技艺,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摘自石林彝族自治县政府 2018年 8月提供的《石林彝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情况报告》( 内部资料) ,并结合笔者的田野调查资料整理而成。
②摘自石林彝族自治县政府 2018年 8月提供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书》( 内部资料) ,并结合笔者的田野调查资料整理而成。
③黄建民等译:《阿诗玛》,中国文学出版社,1999年。
④李晓岑、李云:《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火草布纺织》,《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64-67页。
⑤摘自石林彝族自治县政府 2018年 8月提供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书》( 内部资料) ,并结合笔者的田野调查资料整理而成。
⑥孙家正:《提高民族文化自觉——做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艺研究》,2005年,第10期。
⑦张跃等:《昙花彝族插花节·序》,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参考文献:
[1]李晓岑,李云.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火草布纺织[J].云南社会科学,2010,(02):64-67.
[2]孙家正.提高民族文化自觉——做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J].文艺研究,2005,(10).
[3]张跃等.昙花彝族插花节·序[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4]黄彩文.云南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以邦丙村布朗族的传统纺织技艺为研究个案[J].西北民族研究,2011.
[5]石林彝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石林彝族自治县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6]王俊颖.彝族火草布外观设计及其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D].重庆:西南大学,2017.
[7]蔡裙.彝族撒尼人服饰文化的变迁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6.
[8]公亮.云南石林撒尼人传统服饰现状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1.
[9]子志月,梁锐.永胜彝族他留人火草麻布纺织技艺的保护与传承[J].民族学刊,2015,(02).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彝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