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单元类结构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9-01-13张晖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张晖

【摘要】对于新时期语文教学来说,“单元类结构”教学的推进十分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知识体系单元”教学模式已经被“主题单元”所取代,采用这种主题单元的方式组合教材,可以有效地将语文教材中零散的内容整合起来,这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对此本文做了深入的分析,针对小学语文单元类结构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了重点介绍。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结构;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单元结构的设计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起来,结合实际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结构,尽可能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原则性和针对性以及高效性。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论何种方式的教学结构必须要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这样才能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对此教师有必要重视起来。

一、现阶段语文教材编制特点

根据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来看,很多专题的设计比较联系生活实际,且其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教材内容的编制充分体现了“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间的联系”的特点,从而确保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还可以确保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单元类结构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只重视过程

根据当前的语文教学来看,很多教师虽然转变了教学设计,但是在教学观念和手段方面依然传统落后,依然延续过去的教学思路,一直在维持传统的“知识体系单元”教学模式,一课一课地传授知识,而学生只能一课一课地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方式是无法促进学生改革的,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影响到语文单元结构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从而会对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对新课程缺乏相应的理解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教学方式和方法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尤其是小学语文的教学也得到了改革,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有了巨大的改变。但是,有的改变不一定能够适应整个教学向好的方向发展,这就导致整个教学过程存在诸多缺陷。在我国部分农村学校,很多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理解不透,从而在授课时常常会出现各种偏差,因此教师和学校要给予重视。抹杀了语文教学的本性,将会导致小学生严重缺乏语文素养。

三、小学语文单元结构教学设计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基本的教学任务就是要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语言文字。对此,在进行单元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语言内容的组织,创造相应的实践环节。此外,教师在设计教学结构时必须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同时逻辑思维也要严谨,并且还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根据文章思路选好突破口,抓好线头,理好线索;在设计时必须遵循课堂教学基本格式。这就是通过总结长期的教学经验和手段总结出来的所谓的“程式”,要求具有稳定的教学流程、合理的教学顺序以及必要的教学环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不能一味遵守这种“程式”,因循守旧、一成不变只会更加落后。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在实践中遵循继承,积极进行创新,然后根据学生的性格和特点创造出众彩纷呈的教学结构来。

四、小学语文单元类结构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单元内容的整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教材设计了六个主题,每一组教材均安排了“导语”、阅读课文以及“语文百花园”等内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单元内容的整合,适当采取主题教学,既要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课堂教学,还要在此基础上以单元主题为中心充分重视情感与思维的碰撞,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感受课文内容的情感与意义。以下主要针对教材中写景单元进行了介绍和阐述。

例如在《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这一单元的学习中,由于本组的主题是“自然风光”,这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自然风光”为主题进行单元结构学习。《黄山奇松》一文作者采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描写了黄山奇松的各种不同姿态,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赞叹和喜爱之情;《黄果树瀑布》一文的描写文质兼美,详细描绘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游玩时的所见所闻以及感想,充分描绘出了黄果树瀑布的宏伟气势与壮丽景色;《莫高窟》一文围绕著名的艺术瑰宝展开了描写,站在彩塑、壁画和藏经洞三个景观的角度进行了描写,充分表达了对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尊敬。

通过以上这些内容的组合与安排,充分体现出新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加强整合”的思想和理念,这样对有效开展教学实际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它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和综合能力。这些课文的内容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知识世界联系在一起,从而促使学生语言规范,帮助学生养成爱读的好习惯,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感染和熏陶。

(二)课程的弹性融合

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因此教材主题的整合必须要涉及到课程内容的弹性融合。对此,教师要重视起来,保证语文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以及针对性,适当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增强语文学科的张力,同时也能进一步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

例如在本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在讲解完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主题组织设计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的写作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收集并展示相关视频和图片资料,并播放一些音乐,通过这种情景的渲染激发学生心底的情感。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观看视频之后,自主进行一篇关于自然风光的作文创作。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当播放视频,以此来为学生激发灵感,寻找写作的契合点。

通过这样一种生动形象的课文情境再现,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情境,其中涉及到了音乐、语言、文字、视频等多方面内容,为学生带来了多重的感官刺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加丰富多彩的、感性的材料,利用不同感知器官的参与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仅让学生实现了思维的开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学生的课堂地位,在帮助学生陶冶情操的基础上也培养了其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可以说从根本上实现了素质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共同落实。

(三)生活实践的契合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只有联系生活实际才能更好地端正学生的学习状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生活方式,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对此,教师应该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实联系生活实际来优化教学内容的设计,尽可能扩大学生的知识接触面,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感悟生活。

例如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想一些生活中去过的著名景点,所到之处给了自己什么样的感受等,鼓励学生认真回忆、大胆描述。随后再为学生讲解一下当前自然环境遭受到的破坏,要求其回忆生活中的各种污染,以此来激发学生心中的情感和意识,帮助其在激发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总结

综上所述,单元课程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单位,就目前已经开展的“单元”教学过程和内容上来看,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和策略,在大体上还是以“单元”分析为单位进行教学,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单篇式教学向单元式教学的转换,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王婷婷.談小学语文单元类结构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4(4).

[2]陈秋源.单元导语“导”出精彩——谈小学语文单元导语的细读和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7(3).

[3]廖凤.巧用“单元导语”实施教与学的策略[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6(3).

[4]汪美琴.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8).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