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师课堂探寻课改之路
2019-01-13刘勤郎
刘勤郎
摘 要:新课程改革首先是一种理念的转变,因为新的教学理念,更能彰显教学的无穷魅力,更能体现教育的前瞻性,新课程改革课堂倡导的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积极探寻课程改革之路,寻找机会奔赴教育前沿,与专家名师互动,观其课,听其讲座,汲取全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实践教学方法,彻底转变陈旧的教学思想,以为新课程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名师;课堂;探寻;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6-05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3-0116-02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正寻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以求转化为有效教学课堂实践。最近笔者有幸代表学校参加了一次省级新课程改革培训会,虽然时间比较短,但收益很大。一线名师的教学风采、驾驭课堂的技巧,以及精彩的教育专题讲座等,处处渗透着教育教学新理念,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切使笔者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新更全的认识,并且激发了笔者探寻新课程改革的兴趣。
一、课改不是搞花架子,搞形式主义,也不是一味地追风,而是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传承、创新
听完名师的课笔者才感觉到,在实施新课程中我们共同犯了一个大错,那就是在教学方法上、在教学媒体上、在教学形式上一味追求新(形式新颖)、奇(手段出奇)、特(哗众取宠),而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的研究,忽视了教学主体,把课堂教学当作节目表演舞台,课堂评价标准也出了偏差。如:课堂教学中有多媒体课件展示就是有课改意识的课堂教学,课前有目标展示的课堂教学就是目标教学,课堂教学环节有六环节就是洋思教学法,桌子摆在一起就是合作学习等,形式主义泛滥。
名师课堂教学告诉我们,课程改革应该实事求是,因材施教,要传承教学中最基本的东西,多年来人们经过反复实践研究,得到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要继续传承,继续学习运用。如,讲授法,课堂上该讲的教师还得讲,不过要把握度,尽量做到少讲、精讲;该启发的还得启发,不过要掌握重点来引导。要允许课堂上学生有错误,有差异。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要遵循创新性原则,运用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掘教材,让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学习。
二、课堂教学设计一切要为学生着想
名师课堂启发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必须一切为学生着想,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一)有效情境创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一堂课如能开个好头,给学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来自江苏扬州的马琴老师在教学《揠苗助长》这篇课文之前,先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揠苗助长的故事,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了小学生的兴趣,拉近了师生距离,整节课学生和老师配合默契,这与其创设了一个好的开头分不开。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他们渴望学习知识,但求知的无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感兴趣的内容会全神贯注地去关注,不感兴趣的心不在焉置之不理,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借助教学媒体创设有趣情境实现有效教學。如创设故事法、游戏法、竞赛法等多样化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情境能增加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诸多名师如是说,如是做,如江苏扬州名师洪祥美老师的“确定位置”课堂情境设计中将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活泼,洪老师的教学语言运用诙谐幽默,她在课堂练习中模仿呈现原央视品牌节目“非常6+1”砸金蛋游戏,与学生互动巩固知识,课堂顿时沸腾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不亚于中央电视台“非常6+1”的节目现场,课堂不时传出笑声掌声……学生感受着数学带来的思考和快乐,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名师田亮老师的“位置与方向”设计中以扬州的旅游景点作为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听课积极性。
(二)有效组织教学活动
新课程下的课堂活动是一个“双边”活动,教师给学生设计问题小陷阱,制造障碍,搭建公平的展示平台,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自主探究,大胆交流,最后总结汇报。但每一个活动环节教师要有效指导,要能放能收,有章有序,活而不乱,要以帮助学生扫除知识障碍为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两主”的课堂新理念。
名师的课堂告诉我们,要想有效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这就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作为教师我们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课堂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放权给学生,给学生探讨时间、展示机会,让学生放开学、大胆说,这样个体才能发展,课堂才能奏效。
(2)教师要当好组织者。课堂中教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走下讲台,俯下身子平等参与到学生探讨知识的活动中,把尽可能多的发言机会让给学生,适时指导,当好组织者,这样学生才不会感到迷茫,课堂效果才会明显。
(3)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一堂课开始,教师应给学生展示每一环节自学的目标与内容,教给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方法,给学生引导,做好知识的引路人,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问题,学会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
(三)有效多层练习设计
练习是课堂的主线,每一个层面知识学完都要设计反馈性、巩固性、拓展性、针对性强的练习。
练习题的设计要科学、实用、有目的;要有层次,对后进生的练习要设计得简单便于理解,对优等生的练习要设计得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也要分类督促检查。
(四)有效归纳小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小结,这是各位名师课堂中共同反映出的亮点。
小结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对零乱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有效理解、高效巩固的一个过程。因此,教师应在每节课、每单元、每章知识教完之后作梳理小结,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掌握。
三、创建宽松和谐课堂,激发不同声音
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能拉近师生的距离,能激发学生大胆尝试、勇敢发言的勇气。过去那种尊卑分明的师生关系会扼杀课堂活力,会限制学生思维,使课堂死气沉沉,使所学知识死板、没有新意。
名师的课堂都是和谐的、愉快的课堂,能使学生活学活用。扬州名师洪祥美的课堂教学活动就是以有趣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一个个踊跃参与,课堂宽松和谐,活而不乱,寓教于乐。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民主的课堂,我们教师应更新观念,放下架子,做学生获取知识的得力助手,公平地帮助学生解惑,让学生放下课堂包袱,轻装上阵,轻松学习,超越自己,发挥自己的最大能量。
四、向名师学习,走成功路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想上精彩课,都想成为优秀教师,这是我们的职业理想。通过这次与名师零距离接触,笔者深刻感受到要追寻教学事业上的理想境界,名师是我们学习的活教材。
第一,学名师课堂教学中的“真”。
多观名师的课堂,多读名师教学理论,学习他们解读教材的广度、钻研教材的深度、运用教材的熟度、驾驭课堂的活度,学习他们教艺上的精益求精。
名师的课堂都是在传承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知识积累,长时间、多实践、广积淀,改革创新,使课堂教学“真”起来的课堂,而不是以教师“演”为主的虚假课堂。
因此我们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真,不求表面现象,不能做作。要实实在在为学生着想,回归真实的课堂,引导全体学生本着掌握知识的目的在课堂上互动起来。
第二,学名师的厚积薄发。
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可见教师阅读不管是从自身的发展、职业的要求,還是从教育的内在诉求角度,都应该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深厚的知识积淀是名师的共同特点,而他们渊博知识的储备都是来自书籍,来自大量的知识阅读积累。作为教师我们更需要像名师那样坚持学习、用心积累、广泛阅读,以期待“薄发”之机。平时的积累是辛苦的,犹如日复一日地“坐冷板凳”,然唯有“智慧+汗水”,才会让你从白字“豆腐块”中熬出大文章。
第三,学名师的人文情怀。
人是有情感的,学名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爱护,对知识的执着,对课堂的投入。
如名师许老师的课堂风趣、富有激情,教学声音悦耳动听,具有亲和力,仿佛夏天一股清凉的泉水,使课堂成为充满爱意的场所。这源于许老师对教育的执着,对学生的热爱,他是用情感染了学生,使课堂活了起来。从名师课堂中笔者学到很多,感受很多,收获很多。名师扎实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得体自然的教学风格、广博的知识、驾驭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亲切大方的教态、富有艺术性的课堂,都给笔者探寻课改之路指明了方向。笔者将沿着这样的方向,努力向高水准看齐,对自己严要求,从各方面找不足、找差距,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努力把课程改革推向新的高度。
通过观名师课堂教学,听名师讲座,体验名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那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华丽短语的肤浅罗列,而是一次更为深奥的、艰辛的教育改革之旅,其旅程还很长、很长,还有待我们继续摸索、探究、积累,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践者。
参考文献:
[1]程 浩,张嘉防,高 洁.信计专业《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江南大学理学院为例[J].考试周刊,2014(60):7-8.
[2]张秀琴.学习者自主与学习策略培训[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7(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