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诗歌启蒙选本与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比较

2019-01-13邓觐保

魅力中国 2019年29期
关键词:唐诗三百选本人教版

邓觐保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红林学校,江西 南昌 330104)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教育部门对于小学语文课堂启蒙学生的问题越来越重视。而古代诗歌和语文古诗词作为提高学生们启蒙教学的关键性内容,对于学生们成长来讲具有重大意义,并且对学生启蒙性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诗篇选择的传承与拓展

现如今,古代诗歌启蒙的书籍主要是有着两大类,一类是侧重声律属对的启蒙训练和一类侧重诗篇诵读。而具体内容则如下所述:

(一)侧重声律、属对的启蒙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进行启蒙性教学,比较重要的就是《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等这类书籍,这些书籍主要都是通过五言诗句对学生进行教学,也是现代最常用于使用启蒙性教学。而像《神童诗》也是通过五言诗句蕴含教化意图进行教学的,但这种并非属古诗名篇的重要启蒙选本内容。

(二)侧重诗篇诵读:这类诗篇对学生启蒙教育最重要影响较大的就当属宋代的谢枋得和明代王相,一同编著合并而成的通行诗本《千家诗》、宋代汪洙所创作的《神童诗》以及清代蘅塘退士编著的《唐诗三百首》等这类内容。而《千家诗》作为唐宋五、七言绝句律诗的重要选本。同时《唐诗三百首》是以唐代各体诗歌名作的选本,这两部教学启蒙诗篇对于学生们的启蒙教学都很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1]。而小学语文教师在人教版教材教学过程当中,除了让学生们能够识字和学习课文知识,还需要加强对学生们课后练习以及教导学生们学习古诗词,这样都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们的启蒙性培养。两套教材共有古诗词95 首选入到人教版教材当中,其中《唐诗三百首》被选入人教版教材当中的古诗词共有18 首,占总比例的18.9%。《千家诗》被选入人教版教材当中的古诗词共有 22 首,占总数比例的 23.2%。处理这些比例性内容,教师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好这两本书籍的编写朝代以及诗体范围等,其中《唐诗三百首》仅限于唐代各体诗歌,而《千家诗》则包括唐宋 两代的五、七言绝句和律诗。并且随着学生们的年纪变化,教师要对学生们的古诗词以及古诗启蒙选本增加重视程度,这样才能加强二者之间的关联程度。虽然小学语文人教版的编者未必直接会将这两本古诗进行选本,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有可能是因为《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中的诗歌广为流传,早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适于儿童学诗的名篇,已经不需要被选用在人教版教材当中,并且现在小学语文启蒙教学语文教材当中还有许多的古诗没有将这两部知名的古诗词进行选本重合。而随着时代与教育体制的变化,小学语文古诗词也需要更好的进行选择和调整这样才能有效对学生们起到启蒙教学的作用和效果,但是却会很难让学生们感受到存在古诗词当中的独特之美[2]。

二、诗歌体式的甄选与简化

《千家诗》和《唐诗三百首》作为以诗体进行分类的依据,其中《千家诗》可以分为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四大类。但蘅塘居士却非常不满足与《千家诗》这种“止五七律绝两体不满于,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的形式,但《唐诗三百首》除了“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便没有了更优质的内容,所以就需要对唐诗当中的五七言古诗、五七言乐府、五七言律诗、五七言绝句等种类,进行编制从而每一种类选出数十首,总共记录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作为家塾所用的启蒙教育课本。虽然这种诗体具有简繁之别之分,但二书的编者都是让儿童能够更好的在学习诗篇当中,掌握好诗歌的基本体式和诗体特点,在当时让古代儿童写诗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这些儿童更好的进行创作诗体。而现在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主要都是通过了解《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当中的诗体鲜明为主,再配上基础阅读和《声律启蒙》等书来对学生们进行训练,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儿童诗歌阅读写作的系统基础训练,这也是中国传统启蒙教学发展传承的结果。而教师再让学生进行人教版教学古诗学习时,除了传统的读读背背和日积月累的教学方式,更是穿插了大量的古代对联和诗词中的对仗句进行启蒙教学。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意识的提高了学生们对于古诗词的兴趣,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对于这些古代艺术进行了解。

三、传统 “诗教”的扬弃与启示

古诗启蒙选本通过继承了我国诗歌教育观念,还能够让学生们通过诗歌的学习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和社会,在温柔敦厚的情韵当中更好地获得性情的熏陶,最终达到温文尔雅君子人格的初步塑造过程。而这也是我国古代诗歌教育的优秀传统,也是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当中更应当要继承的宝贵遗产[3]。古诗在选本编选过程中注重于道德观念和人格底蕴的选择倾向。其中从《唐诗三百首》的选篇量当中就能够更好的看出这一现象,这整篇的《唐诗三百首》当中隶属于“诗圣”杜甫的诗所选的最多,更是已经达到了39 首之多,比排名第二的李白和王维更是多出多了10 多首。而《感遇》当中不但所歌颂的春兰秋桂“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君子气节,显然是在编者的心目当中,诗歌的道德价值需要远远大于文学价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些诗启蒙选本当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历史局限性。如《千家诗》中有不少应制诗和侍宴诗,蔡襄、王珪的《上元应制》苏轼、沈佺期、李峤的侍宴诗等,但像苏轼这种“群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王珪 “一曲生平人共乐,君王又进紫霞杯”这样的诗歌颂帝王的诗句,在今天也早已经失去了积极的思想价值。

总结:

总而言之,通过古诗词与古代诗歌启蒙选本的对比,可以得知古代诗歌启蒙教学素材对于学生们而言是一个丰富的宝矿,不仅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对启蒙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这种古代诗歌启蒙选本对学生们的启蒙教学还会起到更好的助推效果。

猜你喜欢

唐诗三百选本人教版
选本编纂与“朦胧诗派”的建构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导读注译版本新近出版
《唐诗三百首》该被抛弃吗
中国京剧选本之“选”与比较研究(1880—1949)
中国古代戏曲选本概念辨疑与类型区分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文武双全
On Mo Yan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