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019-01-13何爱珍

魅力中国 2019年29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解题利用

何爱珍

(江西省定南县第一小学,江西 赣州 3419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师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在牢固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和创新,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能够使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并在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能够打破应试教学模式的弊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展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乐于探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路,对数学问题具有自己的判断,并勇于质疑,不断实践和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才能够不断提高,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方式创新,优化教学效果,实现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升[1]。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必要性

(一)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改变传统数学课堂枯燥沉闷的局面,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主动探究,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具有密切关系,利用信息技术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只是培养其对数学的兴趣的第一步,当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识进行透彻讲解,使小学生更好地掌握并自如运用数学知识,则能够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使小学生建立数学学习信心,为提高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供前提[2]。

(二)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发挥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要让小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能动地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显然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无法实现这一目标,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死记硬背,以学生做对题目为目的,学生的独立思考过程被忽视,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数学能力得到提升,有助于学生在解题时看到问题的本质,从而准确运用相应的知识点完成解题,进而实现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升[3]。

(三)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创新教学方法

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师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加入丰富的教学内容,便于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以达到学生在解题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目的。创新教学方法能够突破传统教学中只依靠教师进行口头讲授的局限,信息技术能够使数学教学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建立直观印象,从而透彻理解数学知识,建立知识体系,实现数学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

三、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生动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如果对他们进行理论性过强的数学知识讲授,则不利于小学生的理解,更不利于小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题。利用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可让小学生通过生活建立对数学知识的认知,降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生动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小学生发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构建数学知识框架,对提高小学生的解题能力事半功倍[4]。

(二)利用信息技术攻克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数学中的知识难点和重点在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利用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识进行形象演示,则有助于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有学生理解了知识点,才能够在解题时对其进行运用,所以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探索信息技术有效的应用方法,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例如,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展示立体图形的截面图时加入动态效果,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几何知识的理解。

(三)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只有不断思考才能够提出新的问题,而学生的思考是建立在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注重自己的思考过程,将学习中的疑问表达出来,学生的问题经过教师的解答,可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做到得心应手。信息技术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移动终端进行数学学习,有助于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进行总结和思考,就数学学习中的疑问同教师进行探讨[5]。

结束语:

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需要教师综合考虑教学中各方面因素对学生进行培养。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易使小学生感觉数学学习枯燥无味,对数学缺乏兴趣,以致影响了学习效果。在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对知识点进行透彻讲解,可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改变学生以往在应试教学模式中的被动学习地位,使学生发挥学习积极性,梳理数学知识体系,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促进小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并掌握数学知识,通过和教师的互动与探讨不断进步,实现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解题利用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用“同样多”解题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