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激活增强效应对跳跃类项目运动员纵跳能力的影响
2019-01-13张清伟
张清伟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 10007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训的国家二级跳远运动员8名,跳高运动员4名。
(二)研究方法
1.实验分组
本研究以是否有抗阻练习和负荷刺激强度来作为分组依据,将12名受试者分为PAP实验组(进行5次90%1RM负重深蹲,每次间隔1min)和空白对照组(不经过任何抗阻练习),每组6人。实验前根据Baechle理论,对受试者进行1RM测试,计算出受试者的90%1RM。
2.实验仪器
VICON红外高速运动捕捉系统、Basler高速摄像机、AMTI测力台、杠铃
3.实验流程
(1)实验前准备。使受试者掌握下蹲跳(CMJ)的动作要领,对受试者进行身体数据(下肢长度、膝宽、踝宽)测量,根据下肢刚体模型贴放Marker点。
(2)CMJ基准值的测试。两组受试者在实验之前在跑步机上以8km/h的速度热身5min,然后休息5min,全部进行下蹲跳测试,采集3次数据,将最好的成绩作为基准值。
(3)测试过程。将VICON、AMTI同时通电,运行并调试好,所有受试者在抗阻运动前进行CMJ测试(Pre),PAP实验组受试者进行5次90%1RM负重深蹲,每次间隔1min,在经过抗阻刺激后的即刻(15s)、第4min、第8min、第12min、第16min、第20min在AMTI测力台上进行下蹲跳,并记录从起跳用力开始到离地瞬间过程中的峰值垂直地面反作用力(peak ground reaction force,pGRF)、峰值输出功率(peak power output,PPO)、峰值力量发展速率(,pRFD),空白对照组在跑步机上以8km/h的速度热身5min,然后休息5min,直接进行下蹲跳,同步记录所有数据。
4.数据统计
运用SPSS中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PAP实验组的下蹲跳高度以及动力学指标进行分析;对A、B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在同一恢复时间下,PAP对跳跃性运动员纵跳能力的影响。
二、研究结果
(一)CMJ高度
即刻(15s)的时候略微有所下降,4min、12min、16min基本与基准值保持一致,在经过PAP诱导后的第8min的下蹲跳高度相对于基准值增长最大,经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当恢复时间为8min时下蹲跳高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3,P<0.05)。
(二)峰值功率(PPO)
与基准值相比,当恢复时间为即刻(15s)、4min时的峰值功率有所下降,12min、16min的功率基本不变,8min时峰值功率增长,经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当恢复时间为8min时峰值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
(三)峰值力量发展速率(pRFD)
与基准值相比,当恢复时间为即刻(15s)、4min、16min时的峰值力量发展速率有所下降,12min时的峰值力量发展速率基本不变,在8min时峰值力量发展速率增长,经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当恢复时间为8min时峰值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9,P<0.05)。
三、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标准化热身后的指标相比,跳跃类项目运动员下肢经PAP诱导(5次90%1RM负重深蹲)后,下蹲跳的高度,动力学指标(峰值功率,峰值力量发展速率)在经过最佳恢复时间8min时均达到最大增长,在下肢抗阻刺激后的即刻(15s)CMJ高度,PPO,pRFD均略微下降,其余时刻(4,12,16min)基本与基准值保持一致,说明经过5次90%1RM负重深蹲后经过8min时间恢复积极有效的增强了跳跃类项目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根据研究发现将4min设置为PAP诱导和测试之间的间隔时间,4min能够使机体的ATP-CP供能系统充分得到恢复,并且促使大强度抗阻刺激后磷酸肌酸的再合成,尽可能排除疲劳效应。本实验结果与Kilduff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Kilduff 通过对20名职业橄榄球运动员经过3次87%1RM的抗阻刺激后进行CMJ测试,结果表明其中70%受试者在PAP诱导后经过8min的恢复时间输出功率、下蹲跳的高度、峰值力量发展速率都得到最大的提高。有一些研究报道的是在不同的恢复时间对下蹲跳的高度,PPO,pRFD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受试者进行抗阻刺激后的30s,2,4,6 min进行跳跃性能测试,结果发现跳跃成绩并未显著提高,这可能是由于在抗组刺激与跳跃性能测试之间设置的恢复时间较短。随机选择10名运动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预先进行纵跳的测试,随后对实验组进行2组每组5个深蹲跳刺激,每次间歇15s,每组间歇3min,对照组进行10min休息。分别在5min,10min,15min之后做纵跳和50m冲刺跑的测试。结果发现在蹲跳刺激后产生的增强作用下纵跳的成绩在15min之后增加了6%(P<0.01),这可能与PAP诱导激活方式不一样以及设置恢复时间较长有关,导致恢复时间较晚,最终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
尽管目前研究表明,PAP对跳跃类项目运动员的下蹲跳有积极作用,但仍要考虑在跳跃类这项复杂性的运动项目中,PAP能否对跳跃类项目中的技术动作起到一定的作用。总而言之,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下肢经过预负荷刺激,肌肉功能(例如功率)增强,只要两种活动之间有足够的恢复。此外,运动员的初始力量似乎与他们利用这种激活后增强现象的能力有关。
四、小结
跳跃类项目运动员下肢经过抗阻刺激后,下蹲跳的高度,动力学指标(峰值功率,峰值力量发展速率)在经过最佳恢复时间8min时均有所增长,由此得出:后激活增强效应(PAP)对于跳跃类运动员的纵跳能力有积极的作用,且最佳恢复时间为8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