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发展
——当代写实性手法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2019-01-13蔡明
蔡明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学习美术,就要先学习前人的绘画,先掌握基本的用笔方法,透视关系,色彩关系等基础知识,而这些基础知识,也是为更好的掌握写实性手法服务的。写实性手法就是通过对对象的描摹,对客观物象进行深入、具体、准确地刻画,使画中的形象无限接近所画的对象。写实性手法是从事美术行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因此,要想对美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就要扎实地掌握写实性手法,从而,更好的为绘画创作服务。美术的发展需要后人不断地继承与发展,在继承中不断进行创新,这才能形成不断发展的趋势,因此,要推动美术的进一步发展,学生就应该掌握好写实性手法,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一、现阶段高职美术教育中写实性手法的应用状态
写实性手法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引入我国的,作为美术学院基础教育的主体进行学习。写实性手法主要是将静物、人物、风景等物象画的很逼真,很具体,不主观去改变对象的形态与颜色,更倾向于表现对象的真实状态。因此,写实性手法是学习美术的基础,每个入学者都要先进行写实性手法的学习,在掌握这种手法之后再进入更深入的研究。如达芬奇在初学美术时,他的老师就让他画了三年鸡蛋,目的是为了让他更好地掌握鸡蛋的形状,让达芬奇掌握在光线变化下鸡蛋的塑造方法,以及光影的处理方法。画鸡蛋是在让达芬奇练习基本功,从而锻炼掌握画笔的能力,从而得心应手,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我国北宋山水画家范宽在初学画画时,也是先师各家,临摹前人的笔墨技巧,在熟练的掌握了笔墨的基本功之后,才能下笔如有神,进入绘画的创作阶段。
学生在开始学习美术时,学校一般都会让学生进行简单物体的临摹与写生,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优秀作品的构图、明暗处理以及线条的处理方法,这就是写实性手法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只有掌握了透视关系,掌握了如何处理画面的明暗与线条,才能将写实性手法运用得好。如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后人比较熟悉的就是他的抽象画作品《格尔尼卡》,格尔尼卡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在遭受空袭之后支离破碎的场面,画家通过残破的断肢、破碎的玻璃,在空中飞腾的眼睛、惊恐的婴儿、被截断的牛等残破场面来描述空袭给城镇中的人们带来怎样的毁灭性打击,强烈抨击战争的冷酷与无情。在这幅画中,基本没有写实性手法的使用,但殊不知,毕加索最初也是从写实性手法开始学习的,他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已经用素描、油画等方式对石膏体、人物进行写实性描绘,经过多年绘画技巧的积累,才能进入后期的自由创作阶段,可见,写实性手法对于画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必须要打扎实。
绘画产生的最初原因是记录现实,如西班牙北部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受伤的野牛》,创作于1.8万年至1.5万年前,当时的人们在打猎之后,根据打猎过程中的情景,画下了这些壁画。这些壁画的主色调是赭石和黑色,动物形象逼真,比例真实、肌肉丰满,尾巴翘起像是在甩动,堪称最早最典型的写实手法。可见,绘画就是以写实作为基础性手法,这是进行绘画创作的基础,学生一定要掌握好这个基本功。
进入高职学校的学生一般都经过了艺术类的联考,但是专业能力并不是很强,这是由于学生仅仅经过了突击训练,对绘画的基本技能还并未熟练掌握。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学生入学初期对学生进行基础性训练,保证学生掌握良好的基本功,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学习。高职院校的学生绘画基础较为薄弱,缺乏绘画技巧与综合的艺术素养,也缺乏对色彩的理解能力,缺乏系统性的学习与练习。这就需要学校在学生入学初期对学生进行基本功的训练,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并通过写生进行基本功的训练,增强绘画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与鉴赏美的能力。在这些内容掌握之后,才能进一步学习绘画的深层次内容。
二、写实性手法的认识与应用
写实性手法主要是西方绘画的方法,但是中国的绘画在最开始也是崇尚写实的。中国的绘画最早画的是人物画,然后山水画兴起,随后花鸟画初始于唐朝,兴盛于五代两宋时期。最早的人物画线条细密,人物描绘的非常真实,如东晋画家顾恺之就提出了人物画传神写照的著名论点,并强调“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物画的最高标准是要传神,而要做到人物画的传神,就要先达到形似的标准。形似就是今天的写实,可见,写实性手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兴起了。但后来我国的绘画却并不要求写实了,这主要是因为后代的画家主体是文人士大夫,文人士大夫作画并不是为了记录现实或卖画谋生,他们作画主要是为了表情达意、陶冶情趣,这就是写意画兴起的原因。虽然形似已经不再是绘画的最高要求,但写实性绘画是绘画的基础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
写实性绘画不仅是中国绘画最早的要求,而且也是西方绘画的基础。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写实性并不强,但到了十五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盛期,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已经画的非常写实。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中很真实生动的描绘了中产阶级贵妇人的一举一动,画中对人物的描写非常细密。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大卫》,也是写实性超强的传世名作,在这件作品中,米开朗基罗将大卫的身体比例、丰满的肌肉与英俊的容貌都采用高度写实的手法表现出来,也体现了艺术家高超的技法。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雅典学院》等作品,也运用了写实性手法将画中人物十分生动具体地表现出来。在那之后,写实性手法不断向前发展直至顶峰。到了十八十九世纪,由于照相机的出现,人们开始不重视写实性绘画手法,因为照相机可以将人物或静物表现的更为真实更为细密。于是画家开始关注人们的内心世界,开始发展绘画方法,于是就出现了超现实主义、野兽主义、未来主义、新达达主义等抽象性绘画流派。这些抽象绘画流派的画家虽然后期从事抽象画的创作,但他们在学画初期,也都对写实性手法进行了非常多的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能进入后期的创作阶段,在绘画上取得突出的成就。因此,学生在进入高职学校之后,也要进行基本功的练习,将写实性手法充分掌握好,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应该先进行静物写生,通过素描及水粉的练习来加强基本功。这一阶段之后学生可以进行人物的写生练习,使用素描及油画工具对人物进行描绘,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注意人物的光影变化、结构变化以及肤色的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静下心来,安心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同时,也要多看一些画家的优秀作品,对绘画方法进行思考与探索,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绘画道路。
三、高职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绘画的传承需要学生临摹前人的优秀作品,向画家学习。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继承的目的,要对绘画有更好的发展,要使自己在绘画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就要勤学苦练,不断加强写实性手法的训练,打好绘画的基本功,从而为将来的绘画创作做好充分的准备。任何优秀的画家,都是通过学习前人的优秀作品,来不断完善自身,从而推动自己更好的发展。如近现代画家吴昌硕、齐白石,就是继承了明代八大山人、清代扬州画派的画法,又结合自身对生活的感受,从而创作出了许多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西方印象派著名画家莫奈,就是最初师从布丹,掌握了扎实的绘画功底之后,转向对光与色彩的描绘。当然,马奈与透纳的作品也给莫奈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莫奈学习前辈大师的绘画经验,又结合自身对绘画的理解,形成了自身的绘画特色,创作出《日出印象》、《睡莲》、《卢昂大教堂》等举世瞩目的绘画作品。从中可以看出,没有一位画家是生来就进行创作,要想在绘画上有更好的发展,就要先通过学习前人的绘画方法,掌握绘画技巧,培养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随着自身生活阅历的增加,对生活的感受越来越多,创作欲望就会呼之欲出,从而产生佳作。在创作之前,打好扎实的基本功是非常必要的。作为高职学校的美术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写实性手法作为绘画基本功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教学过程中督促学生勤加练习,为以后的绘画创作打好基础。
结束语
写实性手法是学习美术的基础,每个入学者都要先进行写实性手法的学习,在掌握这种手法之后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要想在绘画上有更好的发展,就要先通过学习前人的绘画方法,掌握绘画技巧,培养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打好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之后,再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进入绘画的创作阶段。历观古代名家,没有不是博学诸家,独抒己见,在学习了前人的优秀作品之后,再进行自身的创作。作为刚步入校园的绘画初学者,也要端正态度,以谦虚的心态对待绘画技巧的学习,通过勤奋刻苦的练习,将写实性手法牢牢掌握,为今后的绘画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