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通话水平提升对策

2019-01-13吐尔逊阿义阿合买提

魅力中国 2019年13期
关键词:普通话语音水平

吐尔逊阿义·阿合买提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一、社会要求和现状

和社会愈加增长的普通话需求相比,我国国民对普通话的运用能力逐渐下降,新疆少数民族国语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而相对应的,大学生求职和就业状况也体现出因普通话运用能力较低会影响求职。好的表达能力对一个人的个体发展和能力提升有重要作用,所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是今后高等教育的重点。想要提高学生普通话的运用能力,保证学生顺利毕业并就业,是高等院校的教学重点。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自祖国各地,受地方方言的影响普通话不够标准,所以,高等院校要担负起强化学生普通话水平提升的重任。

二、高校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高的原因

第一,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一些教师依然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一味的记笔记、刷练习题,认为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成绩。有的老师能意识到开展小班化教学的重要性,但为了追求教学进度不能让所有学生完全表达个人观点,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水平都会受到限制。

第二,教师教学方法存在不足。大部分教师将自己看成是教学的主体,完全指导学生根据课本的内容进行重复的训练和学习,大部分时间都是学习语法、分析阅读课文内容。教师和学生交流少,学生缺乏锻炼,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都会降低。

第三,学生心理问题。一些学生因为普通话语言基础弱,在表达时会过于内向、害羞,不敢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看法,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会失去很多锻炼和提升的机会。

三、提高大学生普通话运用能力的对策

(一)认识到提高学生普通话运用能力的紧迫性

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大部分课程都是以国家通用语言作为基础,所以,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将其作为学习知识的载体是今后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结合目前的社会环境,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教师要结合一切手段强化学生的普通话运用能力,因势利导开展工作,实现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掌握汉语语音语调的方法

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是学好汉语的基础,语音和单词的拼写、词义的理解和思想表达及语法应用都有紧密的联系。如果学生的语音和语调不好,就不能顺利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语音水平的提升:

第一,个体练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电脑、复读机、录音机等载体进行汉语语音及语调的模仿训练,通过跟读、复读、录音、纠正发音等过程完善自己的发音,学生可以在平时对着镜子练习发音和口型,实现个体的提升。

第二,双人对练。教师可以将普通话标准的学生和语言水平较弱的学生分组让其结伴练习语音、语调,彼此跟读或者诵读形成小的语言环境,在第一时间获得发音反馈,矫正自身的不足。

第三,群体练习。学习汉语最重要的目的是强化学生的汉语言应用能力,完成个体的交际沟通水平,群体练习是实现语音、语调提升的重要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发音不准的紧张情绪,让其在练习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还可以通过朗诵竞赛以及诗歌比赛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强化对话训练

对话是提高口语能力最重要的方法,对话的过程更重视交流的信息,对于表达的语法和遣词造句的要求不会过于严格。要保证在讲话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得到反馈就要强化自身的讲话效果,及时完善自身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在对话的过程中可以强化自身的口语交际策略,最终形成日常化的语言能力。沟通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对方明确我们表达的内容,好的表达方式不仅对我们所使用的语言词汇有要求,对表达的方式、语调、面部表情和姿势动作等都有要求。《沉默的信息》一书的作者梅尔比亚指出:“人们在说话时所表达的内容只有7%有赖于词汇,38%依靠声调,另外55%则是依赖我们脸部表情及身体语言”。所以,想要强化语言表达能力,就要结合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

第一,习惯训练。汉语拼音是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基础工具,现在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应该在新生入学开始对学生进行汉语拼音的知识复习和巩固,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认读并写出声韵母表,保证学生发音准确。另外要总结一些容易混淆的音节,带领学生辨别差别,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拼写规则。在复习之后要及时检查学习效果,让优秀的学生帮助成绩差的学生,组织其彼此交流最后教师分别检查掌握情况。这种教学形式能够让所有学生都掌握汉语拼音的基础知识,为日后的语言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一些规定,要求学生不管是回答问题、讨论知识还是日常发言中都要使用普通话,让学生勇于表达、彼此监督、互相鼓励,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养成汉语表达的习惯。

第二,朗读训练。朗读的基础就是运用普通话语音有感情的朗读书本内容,将视觉形象转换成听觉形象,更为准确生动的展现表达内容。朗读的特点就是将语言内容实现艺术化和口语化的表现,朗读虽然有口语化但是和日常表达还是有区别,另外要结合艺术性的特点,使用有声语言丰富书本中的艺术形象,保证听众能够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掌握更为准确的文字信息。另外,朗读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根据不同的对象、目的、场合、教材进行相应感情色彩的朗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掌握更为丰富的语言,强化学生对句型、语法的掌握,可以提升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第三,复述训练。复述的根本就是将自己所听到或者看到的文字或者语音材料经过自身的理解进行整理,通过自己的表达进行口头描述,这种表达形式是最普通、适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形式。复述不是背诵,所以不需要保证一字不差。复述更不是朗诵,不能照书本朗读。复述最主要的特点是模仿,是对已有材料的叙述。要根据现有的内容并且结合材料本身的含义将其完成的表达出来,这种形式能够强化学生的语感,通过语境训练积累更多的词汇,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复述训练是听、说、读、写几种能力的综合训练活动。复述训练要求较强的阅读、听辨能力,还要求较强的记忆、想象能力。如果我们能在复述训练上下较多功夫,一定能带动以上所述能力的增强。

(四)加强顶层设计

语言能力对人的整体发展有重要作用,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要求都很高,不管是课内教学还是课外时间,教师都要结合高等院校学生的个体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要做好强化学生普通话运用能力的顶层设计,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状况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日常教学计划和管理安排,保证理论教学和课后实践同步进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五)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强化学生普通话能力的重要措施,高等院校要在教学计划中设置综合性的技能素质教育,可以通过普通话训练、诗词鉴赏和应用文协作等方式锻炼学生的语言水平。在设计课程体系的时候要按难易程度和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安排,保证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个体需求。教师要保证因材施教,强化学生的普通话学习,结合理论和教学经验总结出更适于帮助学生实现个体提升的教学活动。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随着互联网水平的发展,想要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保证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充足的兴趣和关注,要站在学生角度设计有创新性的校园活动,可以通过激励措施的应用引导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或语言文字类相关的活动。

(七)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掌握技能

培养并强化学生的普通话应用技能,除了要引导其掌握正确的发音规则和语言规范外,还要让其掌握普通话交流能力,实现个体素质的提升。教师可以设置对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交流能力。

(八)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

高等院校的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普通话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自尊心和求知欲,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其需求,有针对性、有阶段性的开展教学工作,结合各类实践和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提高运用能力。

结论

我们要保证在新的教学环境下,带领学生实现普通话语言的学习和发展,强化其普通话应用水平,提高其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其在实现自我提升的同时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只有真正在教学工作中落实普通话的应用才能够实现学生普通话应用水平的提升,为其今后的个体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普通话语音水平
张水平作品
作家葛水平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对方正在输入……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