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与种植活动相结合认识和体会
2019-01-13王丽丽1刘海燕1范兰1江宁2
王丽丽1 刘海燕1 范兰1 江宁2
(1.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第四幼儿园,河北 保定 071200;2.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特殊教育中心,河北 保定 071200)
近年来,体验式生命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事实证明,体验式生命教育能够对幼儿成长起到非常显著地促进作用,因为幼儿对教师的说教不能完全理解,而让幼儿实践正好能够弥补这一块缺陷。幼儿获取知识的经验都来自生活,来自“大自然、大社会。”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就是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孩子亲自经历种植活动,不仅掌握了尝试播种、栽培、收获的过程,学习简单的田间劳动技术,而且还知道各植物的名称。感受到植物的生长变化并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种植园就是孩子学习发展的乐园。
目前,农村幼儿园的孩子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却很少与大自然亲近,有的孩子根本没到过地里。他们不认识田间植物,分不清麦苗和韭菜,不知每日所吃蔬菜的来源。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陈鹤琴先生提倡: “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的教材”。 因此,应充分利用种植活动这一优势来引导幼儿在大自然中学习、游戏,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促进幼儿全方面发展。
一、种植活动促进幼儿热爱科学
种植是孩子们通过实践、进行探索的学习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和探究欲望,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我园利用农村资源优势开辟了五块种植园地,组织幼儿开展科学种植活动。从而开拓幼儿的视野,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种植园里不仅有植物,还有与其共生的蚯蚓、蝴蝶、蜗牛之类的小动物,以及士壤、石块、水之类的环境物质,更蕴含着各种奇妙的科学现象,种植园地就是一个浓缩的生态园,为幼儿提供了接触自然,认识自然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可以从中享受真实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从而体验发现和探究的快乐。因此,种植园地既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小主人也是幼儿重要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园地。
在种植活动中,每天孩子们都到种植区观察,自己种植的疏菜发芽、出土,他们感到很新奇,好奇求知的欲望随之而来。他们参与种植与管理,获得很多种植方面以及有关植物甚至动物的经验,如菜花与蜜蜂、认识蚕豆,认识花生等。在参与种植和管理的过程中幼儿对很多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深入的了解,对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有了对比性的了解,通过各种感官感知植物的特性,孩子们每天把自己观察到的植物变化用图画或文字记录下来,这些孩子如此细致的、完整的观察过植物的生长过程,发展了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促使幼儿更加关注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事物的变化,培养幼儿求实、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二、种植活动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现的能力,在活动中孩子的表现非常积极,对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都挣着要表达出来,他们进行口头交流的方式让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发现。为幼儿表达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蔬菜的颜色、性质自编儿歌,故事。利用蔬菜帮助幼儿理解绘本故事内容,如绘本故事《一园青菜成了精》这是一个北方民谣,这首童谣的内容本来就十分有趣,适合孩子热爱幻想的特点: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绿葱葱。最近几天没人问,他们个个成了精。哈,蔬菜成了精,个个神气十足,萝卜们模仿人,开始称王称霸了:“绿头萝卜称大王,红头萝卜当娘娘”。 隔壁池塘里的莲藕不服气,于是和菜园里的植物们打起来啦!
通过种植活动,幼儿了解这些蔬菜的特性,很快就能轻松的理解故事,愉快的表演起来。
三、种植活动陶冶幼儿艺术情操
在种植活动中,能陶治幼儿的性情,培养幼儿的欣赏美、创造美能力。小班幼儿通过观察蔬菜实物认识各种蔬菜的颜色,中班幼儿根据蔬菜形状创意制作,大班幼儿运用成熟枯干的果实进行雕刻,拼贴、做吊饰装饰。
四、种植活动促进孩子数的概念的理解
幼儿种蚕豆时,教师要求每个坑里放相同数量的豆子,幼儿都会一个一个数着,不多也不少丢到坑里。收获蔬菜时,对蔬菜进行分类,蔬菜成熟,大班孩子开蔬菜超市,大家讨论分工,蔬菜采摘、蔬菜运输、蔬菜售货员、顾客。通过游戏,孩子学习认识人民币、学习人民币之间的换关系。
五、种植活动促进幼儿社会交往的发展
初次种植时,教师、幼儿、家长一起参与播种管理。大家一起收集各种种子,然后让他们讨论:“我们班的种植园地应该种些什么?种植园地上要种各种蔬菜应该怎样划分呢”?幼儿们各抒起见,在讨论中达成了共识,合理安排种植了芹菜、蚕豆、油菜、土豆、大蒜、萝卜等。并请有种植经验的家长一起参与指导种植园地,使幼儿们了解种好种子又如何去管理好蔬菜,要经常去管理:施肥、浇水、捉虫、锄草。使得每天都有幼儿参与管理蔬菜园。
责任意识、与同伴的协作能力计划能力等都可能得到发展。小小的一片种植园地给了孩子们一个观察与发现,付出与收获的自由空间,在这里他们分工、合作、交流、分享,使得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让孩子们体会果实的来之不易和收获丰收的喜悦。
六、种植活动提高幼儿观察能力
植物的生长变化是一个需要耐心照料与等待的过程。各种植物在孩子们的期待中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发生着变化。在观察种植园地时,孩子们养成了习惯,记录着植物的点滴变化,在记录中孩子们惊喜的发现了植物生长的有趣现象:萝卜开的是大大的白色花,油菜、青菜开的是黄花,蚕豆开的是粉色的花:花谢了,有的结籽、有的结豆荚。我们平时吃的土豆是在泥土里挖出来的,这些又都是蔬菜的种子。同时,结合生活区域活动《农家乐》进行游戏活动,在开展绿色食品制作和种植园地的活动中,将区域活动和种植园地相结合,发挥了种植园地的作用。
只要有生命就离不开生活离不开语言和科学,离不开社会和艺术,更离不开健康。通过此课题的开展,孩子们更加珍惜生命,爱惜生命,感觉到植物的生命需要呵护,植物和我们人一样需要营养的输入,植物和植物之间有对话,植物和人也有沟通,孩子的责任感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