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研究
2019-01-13代菊香
代菊香
(重庆市武隆区土地乡中心小学校,重庆 40851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让语文教学和信息化形式向结合,能够给学生一种自主学习、亲身阅读的学习氛围以及操作性的平台。不但加强了学习效率,还能够改善学习过程,能够促使学生整体对于知识的学习性。
一、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意义
1.在多媒体器材的帮助下,可以打造更加专注、热烈的课堂氛围,牢牢抓住孩子们的视线,全身心投入到语文课堂上,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毫无疑问,在理想的课堂环境下,学习效率会得到显著的改善,让孩子们维持更长久的专注度,杜绝分心、发呆等现象。而在接触新知识时,不妨凭借准备好的视频、音乐等,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进来。
2.创建更加优质的教学情景。多媒体的能够灵活模拟各类情境,打破距离的阻隔,让孩子们产生更强烈的代入感,引领他们走进知识的世界里。凭借着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不论图案还是声音,都能流畅而真实的呈现出来,从而把枯燥、抽向的文字与符号,转变成具体、清晰的内容,给孩子们留下最为深刻、直观的印象,从而更好地吃透知识,战胜学习上的困难。事实上,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难免碰到瓶颈与困境,而多媒体带来了全新的突破口,帮助孩子们领悟知识,顺利得到进步。
3.多媒体设备可以最大程度调动孩子们的思维,打造活跃、阳光的课堂氛围,给孩子们带来广阔的成长空间,释放自己的才华与潜力。凭借信息器材,将影像、声音穿插在课堂上,能够全方面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形成更加出色的创新意识,得到最大的收获。
二、小学语文多媒体电脑课件教学存在的问题
1.多媒体技术无法完全取代个性化教学。要知道,语文教学并不等同于单纯的知识灌输,要把更多精力与心血投入到内心的引导与关怀上。想要达成这样的目的,就离不开包含感情的朗读,温暖而真挚的眼神,去触碰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们真正沉浸在文学的魅力下,体悟到语文的魅力所在。不仅如此,和谐、紧密的师生关系,更是学习进步的催化剂,这些都是多媒体工具不可能触及到的盲区所在。很不少老师的思维已经产生了盲区,盲目迷信信息手段,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用多媒体来呈现教学内容,显得死板而僵化,与播放室无异。毫无疑问,这样毫无温度、死气沉沉的课堂下,根本无法给孩子们带来最大的帮助,预期的教学规划也难以落实,无法发掘孩子们的天性。
2.滥用多媒体工具,阻碍了教学品质的进步。不可否认的是,多媒体设备确实能带来莫大的助力,是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可这并不代表过去的教学手段就完全无效了。语文是非常特殊的学科,浸染着浓厚的人文与艺术气息,更带有很大的主观感情色彩,光靠冰冷的机械,显然不可能引发孩子们内心的共鸣,融入到文学的世界中。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如果把目光局限在多媒体手段上,只是来回调换屏幕内容,教学质量肯定也就不尽如人意的,显得十分片面、浅薄。这就要求老师们坚持与孩子们互动、沟通,分享彼此的心得与看法,从而真正地吃透作品,揣摩、品悟其中的思想与意境。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语感的强化,给孩子们带来最大的帮助。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措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媒体作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语文的课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凭借着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如图片、声音、视频等)直观性与生动性的教学特点,不仅为课堂注入了活力,而且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两大主体的活动方式,促进了双方的互动,因而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本文立足于小学生长远发展的实际,探讨了如何深化多媒体的使用效果,以培养具有创造性的、良好文学素养的综合性人才。
1.不论吸收先进的思路与教学规划,还是在网络上查找教学资源,都要立足于客观条件,紧密贴合实际,融入自身的理念,做出改善,才能发挥出理想的价值。要是盲目移植现成的方案,很容易让老师产生依赖性,或脱离实际,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一大阻碍。
2.多媒体设备还无法彻底将黑板所淘汰,后者也具备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事实上,只有灵活运用两者,起到互补的效果,才能打造出最为理想的教学环境。不能在接受、熟悉的多媒体仪器后,就轻视、摒弃黑板,这样的看法显然是浅薄、片面的。
3.要把多媒体放在最关键的部分,才能真正体现出价值所在。要是将其当作课堂的主旋律,反复推进课件,反而无法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
4.多媒体无法帮助老师进行互动。不论多么先进的设备,都只是毫无意识的、冰冷的机械,老师应当致力于和孩子们的互动,认真聆听孩子们的看法与诉求,关注他们的表现,并予以最大的关怀。
总结
显然,多媒体设备的横空出世,为教学事业带来了有力的臂助,让教学品质得到了本质性的进步,也让课堂变得更富吸引力。然而,老师们应当理性看待先进的技术,把握好分寸与尺度,妥善运用多媒体工具,与原有的教学措施融合为一个整体,才能斩获最为理想的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