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2019-01-13秦金梅
秦金梅
(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第五中学,贵州 贵定 551300)
物理作为理科当中一门重要学科,受其自身严密性以及科学性的特点,在培养与提高学生们的科学思维能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初中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当着重考虑这一点,争取在课堂当中能够将精力及注意更多的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上面,那么应当如何去通过教学而达到这一目标呢?以下便是几点方法。
一、从日常生活出发,创设科学探究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教学就是指在具体实际教学内容的真实情境中去通过问题的提问进行有效的教学,问题情境中通过对学生们的问答以及思维的调动,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的从教学内容的本质与更深层次去理解问题,得到真正的思维的转动以及科学思维的启发。问题情境教学的主要重点就在于问题的质量以及问题的吸引力,问题的提出能否真正的激发出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能否真正的去达到启发学生们的作用是问题情境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物理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去达到培养学生们科学思维的作用,首先就要从问题入手,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比如在讲机械波的时候,我们提出“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这样一个问题便是能够良好激发学生们科学思维的方法,既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又有一定的思考价值,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之后,教师还要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去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们不断的去理解问题,去解决问题,可以来利用另一个生活中的常识去进行引导,比如我们在将一滴水滴在一个小池塘里面的时候,水面上会产生一层层的波纹,叫水波,但是当这些波纹遇到一些障碍物的时候,就会反弹过来,改变其传播的方向,那么这便是波的反射。那么光也是一种波,其原理与这个现象的产生是一样的,空气中有很多的微粒,当光遇到这些障碍物的时候,产生反射,一部分形成衍射,红色和黄色的光波长较长,因此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而蓝光的波长较短,碰到障碍物发生散射,到处分布,从而令天空显得很蓝。这样利用生活中的知识问题来不断培养学生们的科学思维。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模拟科学探究的实验情境
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社会当中,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设备广泛的进入到了各个阶段的学校,不仅仅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工具,简易了教学过程,更为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们科学思维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对物理这样的相对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要想让学生们积极的更清楚,更深刻,那么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要简化物理实验的难度,加强物理实验现象的清晰度,有些不能够通过现实实验展现出来的现象与内容,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工具便可以轻松的得到解决。不仅能够解决实验现象无法展示的问题,更能够通过这一方法有效的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初中当中的天体运动的教学中,如何对天体运动进行描述,这需要丰厚的物理知识,还需要一个形象的展示,才能够让学生们清晰的进行了解,但是我们并没有办法去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去观察天体,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便可以去运用多媒体去制作一个flash动画,去让学生们进行一个模象的直观,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构建知识,得到思维的提升。这对于学生们在对于天体的概括以及个体科学思维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所以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要提高培养学生们的科学思维能力,绝不能忽视多媒体这一有利工具。
三、从学生的理解角度出发,构建纠错情境
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可以说是个体头脑中的知识不断进行重组建构的过程,学生们通过学习对各种事物行接受,理解与内化,最终成为自己头脑当中的知识系统,但是学生毕竟是一个学习的个体,除了从教师进行教学的途径中获得有效的知识之外,还要在其他的途径当中获取一些知识,比如说自学,而在这样一些没有教师进行指导以及相关人员的辅导过程当中学生们对于学生内容的理解就会发生一定的偏差,不能够说这些偏差是一些坏事,实际上,这些存在的偏差正是学生们科学思维得到良好发展的有利条件,但是作为教师要能够积极的发现这些差错并对学生们进行及时的纠正。比如说在对于力、空间、时间以及运动等概念,在学生们的头脑中,有些概念具有一定的正确性,但是有些概念则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比如我们快跑之后在停下来的时候总是还会前进一小段的距离,车在停车的时候也总是会向前摩擦一段距离,那么在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当中会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仅仅是因为车速太快了,却不知其是因为受到惯性的影响,那么在这里教师就要适当的为学生们进行知识经验的重构,帮助学生们进行纠错,让学生们获得正确的知识,通过这样一个过程使学生们的科学思维得到良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