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9-01-13杨新宁
杨新宁
(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山河镇佑苏小学,甘肃 庆阳 745000)
培养创新能够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是当代小学培养人才的目标,在大众创新的时代,创造性思维必须要从小培养,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开发的空间比较大,如果在小学阶段就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那么国家的创新力和活力也会得到提高。培养创造性思维需要学生不断的思考和研究,小学语文阅读就为小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因此教师必须要抓住小学语文阅读这一有力工具,推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创造性思维相关概述
(一)创造性思维概念
所谓的创造性思维就是人们根据现有的经验、知识以及认知探索出原来没有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或者是得出新的答案[1]。创造性思维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拥有创造性思维不仅在生活上可以得以突破,同时在工作上也能够有所成就,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二)创作性思维的特点
1.创新性。创造性思维所创造出的事物或者提出的答案是之前没有的,也是其他人没有想到的,过于超前的创新性思维可能普通人都无法理解,或者在当代并不适用,需要时间去验证其真确性,总是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就是“新”。但是创造性思维也是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前人的资料而进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其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
2.灵活性。创造性思维具有很强的跳跃性,创造性思维与常人思维不同,其不遵循一定的常理,往往跳出规则的束缚,具备创造性思维的人,思想比较活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的特征。
3.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因为创造性思维需要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需要对原有的思维模式进行否定,具备创造性思维的人更容易打破常规,探索出新的路径。
二、在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措施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过于紧张的氛围不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比如教师在讲解《故乡的杨梅》时,可以在课前先讲一下自己对故乡印象最深刻的人或者事,然后也要让学生对自己的故乡谈谈自身的想法,在阅读课上教师要时刻与学生站在同等地位,每个学生发言后教师都要给予积极的评价[2]。在课堂上保持活泼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回想更多的事件,同时教师让不同的学生发言,有利于让学生接受各类的想法和观点,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同时为学生的思考提供新的角度。
(二)丰富语文阅读教学活动
现代语文教学还是停留在原有的教学水平,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因此学生的思维模式比较固定,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比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篇阅读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举办阅读讲解比赛,小组内部的成员可以采用任何方式进行讲解,最后要评选出优秀奖并给予奖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这种竞赛类的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每个小组讲解《少年闰土》的形式都不相同,有些小组分角色表演,还有小组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还有些小组将《少年闰土》编成了一个小的话剧,总之各个小组讲解的方式并不相同。多种语文阅读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空间,同时竞争的环境下让各个小组都想突破常规,寻找创新点,对培养创新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三)多提问开放性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多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一方面开放性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另一方面开放性的问题的答案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没有常规答案模式的限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讲《只有一个地球》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地球引申出现在地球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问学生“你认为的地球是什么样的,现在什么问题时威胁地球的重要问题”通过此类开放式的问题,学生可以从环境角度、战争角度、政治角度等多个角度谈当前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是什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提出解决措施,虽然措施可能不具有可行性,但是小学生没有外界规则的限制,提出的解决措施会更具有创新性[3]。
(四)采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材料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基于大量的资料,需要站在前人的经验上进行创新,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尽可能的给学生拓展课外知识,给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提供材料基础[4]。比如在讲《手术台就是阵地》时,学生对医生的职业并不了解,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也无法理解,所以也就不会产生大量的思考,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让学生了解各个医生这个职业,了解文章的背景,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各类医生的感人故事以及伟大事迹,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文章,在有充足资料的前提下进行思考。
三、结束语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以语文阅读为基础,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