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2019-01-13苏国强
苏国强
(江西省进贤县第一初级中学,江西 南昌 331700)
核心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而思维导图的运用,正是一种高效的教育方式。初中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打下扎实实处的关键阶段,教师应该巧妙的运用思维导图于教学课堂之中,从而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一、核心素质下的初中英语
核心素质的培养是指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应该是学生不仅具有文化知识,更要拥有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精神,人文底蕴,科学竞选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等等。那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在引导学生学习英语运用的过程中,将人文品质,学习能力及思维方式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时,还要借鉴国外教学发展的相关经验,并与国内教学方法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到符合我国中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从而提升学生综合发展的水平[1]。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形象化,具体化,系统化的思维引领图示,具有直观的特点。能够很好的将知识重点,完整系统的呈现在画面之中,它与传统的文字不同,具有极强的整合能力,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元素或不同样式图案,对重点难点进行表述,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例如在单词短语的学习上,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联想教学,将相似的单词、短语,通过画图的形式列在同一张画面上,可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区分,同时,培养学生联想记忆思维,将枯燥的单词、短语,形象化,具体化,也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种将书本的知识梳理成图像脉络,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思维的养成,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2]。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具体应用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预习之中的应用
在上课之前,教师应提前制作好思维导图,并将思维导图呈现给学生。思维导图中包含整个课讲的重要知识点和教学脉络,学生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对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在大脑中形成初步的印象。而且知识导图里面呈现出的重点和难点会通过不同颜色或者不同符号做标记,课前预习的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符号找到重点部分,进一步做了解,以便课堂上接受起来更为轻松,难点部分,可以在课本中找到相应的部分并且提出自己的疑问,做下记录,在第二天的课堂上,以便重点学习,提出问题,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3]。
(二)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对于单词短语的教学,可以不同于传统重复记忆单词的方式,而是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相关联的单词列在一张画面上,通过词根及联想方式,使学生记单词更加便捷,容易。可将具有“亲属关系”的单词,通过联想对比的记忆方式,加深学生对单词的理解,辨识,锻炼学生学习英语的思维。在语法的教学上,可将语法中的重点知识梳理成系统脉络,在学生对其有一个整体认识时,逐步详细深入讲解,给学生建立整体思维。在阅读理解方面,由于阅读理解是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因此,思维导图在其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更是不可忽视的。首先要让学生自己阅读材料,并画下简单的思维导图,梳理整个行文脉络,标明疑问。之后,第二遍阅读文章,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材料中的相关知识,通过老师课堂讲解,加上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与老师共同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完善之前所制作的思维导图,并用带颜色的记号笔标注重难点部分以及文章内容的关键联系点所在。最后,再次通读全文材料,必要时将精华部分,以思维导图引领的方式进行背诵[4]。
(三)所有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复习过程中的应用
在整堂教学完毕后,教师应针对文章及课程特点,提出一些问题或者出一些相对应的练习题,以便学生课后思考,巩固提高课堂所学。这时,学生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引领,迅速找到问题的所在,并加以作答。课后,学生可以自己运用思维导图,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再一次的复习,通过不断反复阅读和思维导图的引领,加深学生对材料内容的了解和英语思维能力的养成。对于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例如,添加教学目标之外的知识,以及国外的人文知识等等。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对西方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质。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锻炼学生英语学习思维,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5]。
结束语:
核心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而思维导图的应用,正是核心素质教育所需要的教学方式,将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效果,锻炼学生学习英语的思维,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核心素质的认识,提高自己制作应用思维导图的能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