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9-01-13彭婷
彭婷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第四小学,江西 赣州 341900)
小学阶段是学生自主意识初步形成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如果不能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短期内对学生自身或许没有太大影响,然而对于学生的长期学习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应主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主动学习。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近年来,教育理念不断改革,新课标中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均重点提出新要求。作为基础教学阶段的小学课程,近年来除了对基础知识教学目标的不断提高外,对于学生自身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提升,也进行了重点关注。特别是“自主”这一项重要学习能力,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对老师依赖性强的特点,学生自主思考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缺失,那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尤为重要。学习会存在于学生人生大部分阶段,这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前期老师可以从旁引导,而学习过程中老师不可能始终陪伴。为了防止离开老师学生学习终止的情况发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非常必要。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摆脱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摆脱应试教育老师主导的教学意识,与时俱进并响应新课标要求,有意识引导学生的自主意识。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过多干预,会使学生习惯于对老师的依赖,自主能力得不到培养,将严重影响学生未来“独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一方面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体系的教学,一方面积极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学习及探索的能力,其次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拥有学习自主权,并养成学习自主意识[1]。
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方法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教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学是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去思考”。现代教育理念就是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逐渐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传统教学理念已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靠拢,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策略及方法,已在不断进行探索。那么如何转变学生学习思维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现在就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策略和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学生认识某种事物,并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本质的一种积极心理倾向。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打造情景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值得提倡的教学方式,在儿童精神世界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某种贴和课程实际内容的情景,可以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主动探寻问题所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所谓情景教学,就是老师通过借助一些教学材料和教学手段,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场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现并从中习得经验和方法,养成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比如,现在教学中,越来越普及的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创设符合课本知识的视频、音频,使学生对课本知识更有代入感,而且生动、直观的形象表述可有效激发学生的联想及想象能力。通过情景教学加深记忆引起兴趣的过程中,主动运用已掌握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小学语文本身就是感情且人文性较强的课程,运用情景教学更能还原课本知识本想要表达或表现的。好的情景设计更能吸引学生主动了解、探索和学习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力[2]。
(三)开放教学空间
探索学习以研究为核心,研究探索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尽量向学生提供探索研究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探索空间,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在学生探究问题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可以先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老师再根据学生的个人喜好,擅长及兴趣,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情况分配或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小组,让学生相互之间就提出的一个或多个问题进行研究,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这种学习活动中,体验主动学习的乐趣,可更好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况且学生在宽松环境中更能激发个人学习自主性,更能主动思考和观察,并讨论、分析、设计出问题解决方案,从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3]。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题
古人曾言:“学则需疑”,质疑问题可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及学习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应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思考、探究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对课本知识或老师的畏惧感,勇敢提出质疑,培养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形成鼓励学生质疑的教学意识,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比如老师出示例题,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不断去质疑,最大化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提出问题,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在实际教学发现中,小学生想要自主学习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学生可挖掘的自主性潜力是非常巨大的。为了学生更长远的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有必要培养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主人翁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并营造和谐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思考、分析、探索、解决,并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未来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更好的提升自身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