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拓、装、裱”文化传承开展素质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2019-01-13乔晓麟
乔晓麟
(南阳工业学校,河南 南阳 473035)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书、拓、装、裱”作为我国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技艺,传承了中华文明,丰富了大众业余生活,为中华文化的有序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电脑打印技术的广泛运用,对这些古老技艺的传承提出了挑战。南阳工业学校依托南阳丰富的汉文化为基础,以“书、拓、装、裱”传承为抓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探索与研究,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一、探索过程和主要活动
(一)发挥南阳工业学校人才和资源优势
南阳工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和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形成了以工为主、文理兼容、注重技能的实用性人才培养格局。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600余人。学校建立培训组织和学习基地,健全“书、拓、装、裱”文化传承培养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1.投入师资力量建设。学校邀请包括书法、历史学、装帧、装裱、绘画、汉画像石收藏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配合“书、拓、装、裱”文化传承的传习,共同组成师资团队教授相关知识。
2.建立学习基地。“书、拓、装、裱”文化传承的推广与传承需要有一批能熟练掌握动手操作技艺的人员组建传承梯队。南阳工业学校投入大量金钱,购买笔、墨、纸、砚;传拓器具;装裱机等设备,腾出数十间教室作为文化传承活动室,建立常态化的学习基地。利用在校生源,推动“书、拓、装、裱”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二)广泛开展活动
为了更好地传承华夏历史、弘扬优秀文化,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传拓技艺学习小组、楚汉文化研究中心,展示普及金石传拓艺术,丰富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使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1.组织学生到南阳汉画馆、卧龙岗、医圣祠、张衡博物馆等地参观学习,使青年学生亲身感知南阳人杰地灵、汉文化博大精深、汉石刻气魄的深沉雄大。
2.广泛开展“书、拓、装、裱”临摹学习。学校聘请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指导学生临摹学习。通过这些专家学者介绍“书、拓、装、裱”的意义、工具的使用及方法步骤,使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感受“书、拓、装、裱”艺术魅力的同时,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体会到艺术家们为“书、拓、装、裱”艺术所付出的辛苦与汗水。
3.组织学生外出交流,使更多人了解、认识、学习、甚至传承“书、拓、装、裱”传统技艺!
(1)两年来学校先后组织116人次开展公益活动40余场,合计书写并赠送春联达15000多付。为社区、养老院、学校、残联等送去文化和温暖,扩大公益活动影响范围,传递了正能量,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2)组织传拓技艺小组同学走进校园,到南阳市五中、十三中等二十余所中小学、幼儿园,用传拓技艺展示、用装裱拓片讲述南阳汉画故事,展示南阳灿烂厚重的历史文化。
4.开展书法、传拓、装裱比赛活动。学校每一学期都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书、拓、装、裱”技艺比赛。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初赛由全校学生一起参加,一起评比,初赛优胜者进入决赛。比赛邀请校长和老师以及“书、拓、装、裱”专家进行指导,整个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第二堂课又弘扬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5.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学校传拓技艺小组的同学们在南阳市及全国各地举办数百次传拓技艺演示及汉画拓片展。2018年3月参加在北京山水美术馆举办的《中国汉画大展》;2018年4月参加第十三届中国文化产品交易会,参赛作品《汉画彩拓二郎斗牛》荣获工艺美术铜奖;2018年4月28日参加在贵州美术馆举办的中国汉画大展精品巡展;2019年5月参加“2019汉画传拓大会暨汉画传拓技艺交流展”,我校参赛选手荣获二等奖一名、三等奖四名。
二、取得的效果
(一)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爱好“书、拓、装、裱”的同学定时参加活动:每周一、三下午集中传拓学习,二、四下午集中书法、装裱学习;每天中午12点至下午2:30,“书、拓、装、裱”爱好者在各自的活动室自由进行切磋;每月进行一次校外交流活动;每季度举行一次评比;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大比赛。丰富多彩合理有序的课外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广泛参与的积极性。
(二)提高了学生对“书、拓、装、裱”的认识
“书、拓、装、裱”承载着历史记忆,延续着文化血脉。南阳工业学校以此开展素质教育的探索与研究,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示和弘扬,更在于促使“书、拓、装、裱”文化传承技艺“长生不老”的活下去。
(三)带动了民众对“书、拓、装、裱”的认知
“书、拓、装、裱”研究小组定期走出校园,在市区中小学校、幼儿园、社区、敬老院、大型广场、工矿企业举行传拓表演,汉画装裱、书法作品展示活动。每到一处,都受到大量好奇民众的驻足观看,有的民众接过同学们的“扑子”,兴致盎然、认认真真地拓下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张拓片”。
(四)有效传承了“书、拓、装、裱”技艺
学校每一年都有四千余名学生亲身接触、感悟“书、拓、装、裱”文化传承活动;每一年都有数百名学生参与其研究活动;“书、拓、装、裱”文化传承活动走出校园,每一年都带动上万民众观看、了解。
(五)展示了青年学生的文化魅力
通过对“书、拓、装、裱”的学习与研究,同学们把书拓装裱融为一体,自编自导了《楚风汉韵》节目,在2018年南阳市市委举办的“唱响白河”文化演出中受到群众欢迎,被南阳市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节目”。
(六)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中国汉画学会由文化部主管、经民政部注册的国家一级学会。南阳工业学校有幸成为目前全国中职学校中唯一一个中国汉画学会会员单位,大大提升了在全国中职学校中的知名度。
南阳工业学校把“书、拓、装、裱”文化传承活动带进校园,激发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师资不足、活动经费短缺,学生流动性快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书、拓、装、裱”文化传承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