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1-13张艳芬

魅力中国 2019年29期
关键词:习作生活化生活

张艳芬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满城镇北陵山村学校,河北 保定 072150)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加强对日常生活的体验和观察,对于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语言词汇的累积有着积极作用。为此,教师需要将习作教学与生活实际充分结合,让学生真切感悟和体验生活,并为学生营造和谐、自由、轻松的写作空间,如此,才能真正开阔学生的眼界,使他们拥有丰富的情感表达,进而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一、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要将教学活动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利用学生生活中对实际事物的动静态观察后的问题或疑问带入到课堂习作实践中来,利用学生对事物的吸引,引申并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写作的热情。课堂上做好学生观察事物的正确引导,教会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细节,并运用习作技巧和自己的语言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的教学方法。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将生硬的技巧与鲜活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不仅能激发学生们的写作热情,培养写作兴趣,也将有效推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由此可见,生活实践不仅可以很好地将教学中的概念性问题进行诠释,帮助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事物、感触生活中事物的美好,为学生动笔写作、开阔视野、拓展思维等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困扰教师和学生的主要问题。因为习作不仅在卷面占有较大分值,还是提高学生交流和表达思想的关键。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习作教学给予重视。但从目前习作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对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一)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缺乏正确的指导。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注重教学方法,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指导,导致学生缺乏写作思路;(2)写作技巧不适宜。教师通常会让学生根据范文进行写作,没有给予学生适宜的写作技巧,导致学生写作能力受到限制。(3)没有联系实际生活。在教学中,教师没有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导致学生所写的内容空洞乏味,甚至脱离实际,没有新意。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二)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即不想写、不会写和没有素材可写。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具有爱玩的特点,造成出现不想写的学习态度,甚至不想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会写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习作技巧,导致学生在习作时没有思路,从而出现不会写的现象;没有素材可写是因为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素材较少,生活中缺乏观察,从而缺少习作的素材。因此,可以看出,学生习作能力不高的因素很多,不仅影响了教师教学质量,还对学生自身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三、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步入校园,观察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然而学生往往只关注如何玩乐,却忽视了校园生活本身就是写作的素材。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时,可以让他们去观察校园中的某一景色,花草树木皆可,亦或是观察某一人物等,以便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写作的殿堂。例如,学校举办的植树节活动、六一儿童节文娱表演亦或是其他项目比赛活动等,教师可安排学生观看,并让他们仔细观察表演者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及观看者的神态、自己内心的感受等,教师再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将整个观察过程描绘出来。通过学生熟悉的校园活动,让他们挖掘出丰富的生活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会更加深刻,在写作时也会减少无话可说、无内容可讲的情况。

(二)体验多元化生活,加强学生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也意味着,为了加强小学语文习作的生活化教学,就必须拓宽学生的眼界,让他们去动手实践,真实体验生活,进而改变学生习作中闭门造车的现象,减少他们习作中出现的假大空现象。例如,教学白桦的《故乡的河》时,教师可以开展“记忆中的故乡”“寻觅故乡之迹”等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去欣赏所在区域的山水文化、自然风光,真实地感受所在区域的风土人情等。如教师可带学生去参观田野风光,并让他们参与到当地人的工作当中,使学生切实地感受和体验到农民辛勤劳作的不易,而在活动中教师也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多思考观察,观察农民种植农作物的过程,感受农村的清水流荡和景色宜人的稻谷浓香。在活动过后,教师可让学生写下关于此次教学活动的心得体会,并通过文字将此次活动的所见所闻都描绘出来。通过真实的生活体验,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浓厚的乡土风情,还能够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而这些真实的生活体验也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三)关注日常生活,积累文学素材

首先,让学生真切聆听和欣赏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动听的声音总是会引发人的想象空间,生活中的自然之音更是如此。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适时为学生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如雨水滴答作响、山泉叮咚清脆、早晨的鸡鸣、大街上的汽车笛鸣亦或是课堂上学生的琅琅读书声等,而教师也不开口说明是何种声音,让学生自行猜测发出声音的物体。在音乐的感染下,学生能够开动大脑,尽情想象来自于大自然、生活中的音乐之美,接着教师可让学生进行探讨研究,并将听到的声音用文字描述出来。

四、结语

教师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中,有利于学生将自身所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对提高其语文运用能力十分有利。此外,教师基于生活开展语文习作教学,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语文之于生活的意义,从而能拉近学生与语文课程的距离,增强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好感,这有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猜你喜欢

习作生活化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