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的相关分析

2019-01-13印国菁

魅力中国 2019年15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理解能力读书

印国菁

(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初级中学,江苏 高邮 225600)

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是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表现。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说通过阅读是可以提升人的气质的。然而,在当今社会中很多老师和学生因为考试压力,一味的只追求高分,忽略了对文章的全面讲解。以至于造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面。对此,结合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将对如何提升初中语文理解能力做出分析,望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语文学习能够像他打游戏那般充满热情,全身心投入,变被动为主动。新课改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见,教师的任务不单单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从他们感兴趣的方面下手,从而引起他们的注意力,进而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中,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在游戏中、学习中所表现出的童真和童趣,发掘他对生活的情趣和感受,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文章先写了百草园的无限情趣,有可爱的动物、植物以及对神秘美女蛇的回忆和向往,同时又写到了自己长大后在书塾里的生活,有博学的先生和向先生求知学习的渴望,也有学习中去折腊梅、寻蝉蜕的愉悦。因此,学习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思考,从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入手。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的同学看小说会废寝忘食,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时兴趣盎然,从不觉得累,这都是因为“乐此”才“不疲”。对阅读而言,兴趣可以激励一个人读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阅读效率。在一个人兴趣最浓厚的时候,注意力也最集中,记忆东西也最牢固。培养阅读能力不一定要从名著开始,主要内容健康,积极富有启发性,完全可以从自己所感兴趣的书籍入手,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1]。

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一)熟读精思

《论语》中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等于白白用功,所以说,读书不仅仅只在于一个“读”字,更重要在于“思”,很多作家之所以能写出不朽的,独具魅力的作品,不单单是因为他读的书多,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他能把两者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二)多读书,读好书

目前初中学生大多数都只局限于教科书上语文知识的学习,很少接触到课外读物,导致学生阅读面狭隘,养成多读书的好习惯,一方面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可以到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在闲暇时间可以多抽空阅读一些课外读物,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在课堂上,学生要随着老师的讲解,对重点语句及文章结构做出标记,把一些对自己来说较难理解的字词标记在相应的位置上,主动去获取知识,做好每一次考试后的错误修改,课后用心去看,认真阅读,养成一个“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2]。

三、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和阅读方法

著名哲学家笛卡尔说过“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只能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就好比现在的教学,在引导学生多读书的同时,教师也要讲究一定的阅读技能和阅读方法,这样书才没有“白”读。在朱自清的《春》一文中,作者将春天的景象用一些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口语绘声绘色的表现了出来。正所谓写作要讲究写作方法,阅读自然也要讲究阅读方法。现在的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于阅读理解方面只介绍给学生阅读的内容以及阅读材料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很少会有涉及到阅读技能和阅读方法,所以造成学生都是按照自己的思维能力阅读习惯来进行阅读,以至于阅读速度慢、效率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固然没有错,但是如若将越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也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也能促进他们学习效率的提升。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一旦掌握了阅读方法,就像到达了知识海洋,也会对这片海洋的最深处产生兴趣,逐步去探索[3]。

四、有计划的去读书

课外读物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学生本来学习压力大,课余时间也较少,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上度过,其余时间也都用在了完成课后练习上,留给他们自己的时间真的是少之又少。如果读书在没有目标,盲目地去选书,就会使宝贵的时间得不到充分利用,达不到相应的效果,无法实现真正的价值。以小说《孔乙己》为例,孔乙己本是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在以传播孔孟之道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社会的长期毒害下,他养成了好吃懒做和自视高人一等的坏思想。由此可见,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对一个人有多重要,一本好书所蕴含的知识和智慧是何其珍贵。阅读一本好书,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去得到较大的收获,不仅可以增长眼界,提高读书效率,更有益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4]。

结束语:

初中阶段作为语文学习真正意义上的过渡阶段,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而学生的价值观也是在这个阶段树立的,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不光只是为了应付中考,更重要的在于拓展学生知识面,陶冶生活情操。使他们能够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理解能力读书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