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的数感特征及培养策略

2019-01-13徐春芳

魅力中国 2019年13期
关键词:数感数学知识阶段

徐春芳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第七小学,江西 上饶 334100)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年龄小,要想让学生对抽象、系统的数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数感。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对数的敏锐、精确的感知和领悟。作为数学教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数感培养。

一、小学生的数感特征分析

所谓数感是指人在遇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时,能有意识地与数学练习起来,并用数学方法、思想来解决问题一项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是学生学好数学这门课程的关键,因为只有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数感,学生才会主动去学习数学,并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获得好的发展。数感是伴随着学生接触数学知识的增多而不断提升。总的来说,小学生数感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一、二年级学生为一个阶段,三、四、五年级学生为一个阶段,六年级学生为一个阶段。一、二年级的数学知识都是基础运算知识,处于这一阶段的小学生的数感比较弱,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最佳阶段。三、四、五年级的数学知识有了一定升华,知识内容比较系统,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在经过系统的知识学习后,学生的数感也将得到提升、六年级的数学较比三、四、五年级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学生的知识视野也得到了扩展,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数感也将进一步提升。

二、小学生的数感培养策略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了数感培养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将数感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在这种要求下,数学教学要革新教学方法,围绕学生来开展教学。

(一)肯定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

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的两大主体,长期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在这种课堂结构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学生才愿意主动去学习,积极与教师互动。因此,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师就必须肯定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将课堂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1]。如,在“认识图形”这一课中,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拿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常见的物体,然后让学生开动大脑,想一想这些图形分别有哪些特征?先让学生去思考,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让学生对这些图形产生直观的认识,进而形成良好的数形思维。

(二)指导学生动手实践

数学知识应用性非常强,单纯地依靠课堂上的理论教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操作,因为只有让学生动手,才能让学生发现数学价值,了解数学特征,掌握数学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发展数感[2]。如,在“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课中,教师可以拿出一些火柴,教师随机说出11~20其中的数字,让学生用火柴摆出相应的数字。为了突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取比赛的方式,看谁摆的又快又准。让学生用火柴摆相应的数字,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字的理解。

(三)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这门课程与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小学数学,小学数学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结合这一特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创设生活化情境,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挂钩,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妙用[3]。如,在学习“加减法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购物情境,让学生扮演买家和卖家,教师随机设计购物任务,让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应用数学知识。创设这种购物情境,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学生的数感。

(四)科学的互动

学习并不是单纯地对教师所教习的知识被动接受,而是学生在自身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的主动的构建过程。因此,要想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护肝,教师在课堂上就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发散学生的思维,加深对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4]。如,在“找规律”这一课中,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以问题为载体与学生展开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提升数感。

(五)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

在小学生的数感培养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教学能力不足,职业素质不高,就无法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强化教师的培训尤为重要。首先,强化教学能力的培训,鼓励并倡导教师深入学术研究,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进而更好的服务教学;其次,强化教师职业素质教育,使得教师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作为教师,更要主动去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了解小学生数感特征,进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

三、结语

综上,数感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数感,才能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数感是伴随着年级的增加而不断提升,作为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数感数学知识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巧估算 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