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讨论式主题班会原则研究

2019-01-13张承军

魅力中国 2019年13期
关键词:挑战者全体学生班会课

张承军

(抚顺市德才高级中学,辽宁 抚顺 113000)

一、主体参与原则

主题班会课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理所当然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是全体学生,班主任在班会课中所起的是组织和指导作用。因此,在设计主题班会活动时,一定要尽最大的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尽量避免出现少数人在动在忙、多数人成为“看客”的传统班会课。在案例中,为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记忆这一心理活动,特开展了记忆一组音符“速记比赛”的活动。

(一)【案例】活动过程

选拔挑战者:现在,我们每一小组(共4个小组)需要出1名挑战者到台上参与活动。体验过程:(1)展示PPT,宣布开始(学生快速记忆1分钟);(2)全体学生默写后,自行批改;(3)老师关注台上最快学生,并提醒他们往前一步,并统计台下有多少学生完全正确的;(4)唱一唱,请台上挑战者们背对黑板,请把刚刚记的音符优美地唱出来。

(二)讨论与分享

对于刚刚的活动,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感悟,请小组讨论一下,并把关键词写在学案纸上。各小组组长分享本组的感悟。结合上述活动可以看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1)活动设计时就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考虑提高活动的参与度,一个活动的开展必须能够让多数学生参与体验。(2)活动过程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为了创造让更多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组内合作和小组间竞争的形式开展活动,这样即使有些同学不能直接参与体验活动,但他们会在本组内积极参与体验活动。

二、体验式教育原则

【案例】1活动过程选拔挑战者:我们接下来做一个游戏,每一小组需要出1名挑战者(为了给更多的同学参与的机会,刚刚参加过的同学原则上不要参加了)。体验过程:(1)(播放背景音乐)第一个同学蒙着眼睛过障碍物,其他体验者背对障碍物(给每一位挑战者掌声鼓励);(2)请挑战者先转过身去,背对凳子;(3)(播放背景音乐,并悄悄将凳子拿走)选手蒙着眼睛重新走一遍,其他学生不得提醒。结合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为了更好地落实体验式活动原则,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1)体验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参与。在进行创意与设计时应把学生是否易于参与,是否能吸引多数人参与作为设计的重要标准;同时,活动必须易于操作,这就要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活动组织开展的可能性,以及实施所需要的具体条件。(2)体验活动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具体来说,一是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实际;二是依据学生实际,比如案例中的主题班会授课对象是省重点艺术高中高一音乐班的学生,因此我们的授课内容就围绕高中生学习能力的问题展开,同时,“速记比赛”活动的记忆内容就是一组音乐符号,也体现了学生的专业特点;三是结合当前社会实际,以保证活动的时代感。

三、互动性原则

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等为代表的社会互动理论,强调教师、学习者、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它的动态性。在班会课互动中,感悟分享的过程实际上是价值呈现的过程,交流辨析的过程实际上是价值澄清的过程,这种互动有利于真正体现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活动积极性。

(一)避免互动形式的单一化

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目前班会课的互动形式还仅仅局限于课堂,其它的互动形式还比较缺乏。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全程互动体系,这一体系应该贯穿于活动前调查、课堂活动以及课后延伸等全过程,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置身于尽可能丰富多样的互动中。

(二)避免互动行为的形式化

有些教学互动表面上很丰富也很有气氛,其实缺乏互动的实质内容和实际效果。这种形式主义的互动,实质上是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被互动”。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必须从学生需求上来思考,来组织教学互动。

(三)避免互动中班主任的“一言堂”或“放羊式”

在互动中,班主任扮演着参与者和引导者的作用,班主任要放下身段,积极参与学生课堂生成讨论;在与学生互动中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加以引导;在互动结束后,要及时加以总结和提升,把学生零散的、感性的认识及时提升为系统性的理性认识。四、活动做透原则在开展班会课时,有时为了片面地追求课堂形式的丰富多样,有的老师会组织较多的课堂活动,但实际操作下来,教育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开展了较多的课堂活动,而分配到每个活动的时间就相对有限,活动的开展浅尝辄止,最终导致活动的效果欠佳。实际上,主题班会课上的活动安排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要切合主题,并把活动开展到位,做细做透。在案例中,为了把“速记比赛”的活动开展得细致和透彻,笔者尝试着采取了4个层次的小环节,每个活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第一环,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在规定时间记忆音符的活动,并通过默写的方式呈现记忆的效果;第二环,在默写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音乐专业知识将音符优美地唱出来,这一环节对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调取记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环,在前两步活动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小组充分讨论,分享自己的活动体验,最后老师进行提炼,把学生的感性认识提炼上升到理性认识;第四环,在整个班会课接近尾声的时候,杀了一个“回马枪”活动,让学生再次回忆之前记忆的音符,显然多数学生不能完整地回忆出来,由此介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我们把记忆音符的活动做得非常细致也非常透彻,学生的感触也非常深,在讨论与分享环节,学生不仅感悟到“记忆是有规律的,是要讲方法”的教学目标,更有学生提出了学习要有高度的专注力、良好的心态、强烈的目标意识等预设外的收获。

结束语

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有责任和义务开好班会课,助力“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在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的今天,讨论式主题班会课的探究与实践,也是在教育领域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尝试。

猜你喜欢

挑战者全体学生班会课
“挑战者”最后的绝唱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谈班会课的主题及组织形式
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图解英国挑战者-2主战坦克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当前学校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探析
建筑节能领域的挑战者 孟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