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心态之“四净”
2019-01-13
书法心态,是艺术主体在长期的书法学习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书法文化心理境界。换句话说,书法心态是书法行为活动的发轫点。良好的书法心态是获取较高艺术成就的决定因素和先决条件。书法心态是人与社会的综合产物。基于此,培养良好的书法心态,从内因角度讲,须努力做到“四净”,即净心、净目、净耳、净手。
一、净心。王维早在《绣如意轮象赞·序》中,即提出“审象于净心”的艺术命题。“净心”,既与禅宗思想相通,又吸收了老子的“涤除玄鉴”和庄子的“虚静”思想,强调审美观照中的虚静心态,抛弃一切杂念,达到精神的纯净与集中。“净”正是在“静”的根基里,专门指出艺术家在研究觉悟中,逐渐净化自身内部精神境界,清除外部世界的干扰,拥有一个纯净天然的艺术新天地。因此,书者应当重视“净心”。心不净则意念紊乱,身心不一,最终被功利物役所困扰。西汉扬雄提出“书,心画也”的观念,所谓“心画”,即内心世界的表达。有什么样的艺术心理状态,就会对应着同样的作品风格。
二、净目。即擦亮眼睛,善于甄别。书者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某些表面的形式和色彩斑斓的假象蒙蔽双眼。在现实艺术活动中,伪艺术风格有时和本真艺术一样放射耀眼光芒,正如玻璃球和珍珠同样会放射一些光彩,甚至假象的东西会更让人着迷动心。
三、净耳。在吹捧之风盛行的媒体时代,书者应保持耳根干净,善于学习,提高综合素养,具备是非明辨能力。艺术从来不是被人吹捧着存在和发展的,有其自身的自尊与价值。
四、净手。大凡艺术,手是代表心灵去发表言说的,除了手的生理结构的限制以外,手是为表现内心而存在的。通过一定的熟练技巧,方能做到动作准确无误。净手则是说笔画干净利索,没有多余的墨迹,更不能出现做作之态和斧雕意象。如此,才是“心手双畅”,神驰笔至,心、手、笔化为一体的艺术最佳状态。
唐代孙过庭《书谱》中指出了书法创作中的“五乖五合”,认为“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同样,书法心态中的“四净”,若能做到“四净”交臻同在,就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书法心态环境,为创造优秀作品提供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