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捂该如何“捂”

2019-01-13汪志

青春期健康 2019年10期
关键词:医学专家阳气关节炎

■ 文 汪志

据医学专家介绍,“春捂”是我国传统的中医养生之道,那么“春捂”该如何“捂”?医学专家的建议是注意“捂”两头,即重点照顾好“首足”两头。

“冬天零下一二十度,穿了件薄毛裤都没冻感冒,眼下已经零上10多度了,脱了薄毛裤竟被冻感冒了。”这几天,很多人都有类似症状,咳嗽、发烧、流鼻涕,浑身无力等。去医院就诊,一般医生在开了药方后会忠告:“虽说春天已来临,气温也大幅度回升,但此时气温变化较大,尽量‘春捂’,多穿些衣裤。”

春天来临后,寒气始退,阳气升发,人们的机体调节功能远远跟不上天气的变化,稍不注意,伤风感冒就会乘虚而入,此时,“春捂”更当时。据医学专家介绍,“春捂”是我国传统的中医养生之道,民间的传统习惯“春捂”有一定道理,春天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春天适当“捂一捂”,可以减少疾病。

其实,在天气刚刚转暖时,很多人便早早地脱掉冬装,换上轻便的春装,一些爱美女性更是迫不及待地穿上超短裙、丝袜,露出美丽的双腿。此时,冬寒已去春到来,但人体皮肤才逐渐苏醒,汗毛孔闭锁程度也相应降低,因而春风较大的时候,尽管不是很冷,却能长驱直入肌体内部,人就可能感冒或并发其它疾病。再加上“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气温上蹿下跳,早晚温差大,过早脱掉厚衣或穿得太少,也很容易着凉感冒。

那么“春捂”该如何“捂”?医学专家的建议是注意“捂”两头,即重点照顾好“首足”两头。由于刚刚进入春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还没有完全适应春天的气候,而季节从冬季进入春季,天气乍暖还寒,湿气较大,早晚低温,细菌病毒活跃,加上气温忽高忽低,此时,如果过快减少衣物,身体很容易受到外界冷空气的侵袭,继而引发呼吸道疾病及春季传染病。而“春捂”重点“捂”头颈与双脚,可以避免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寒多自下而起,传统养生学主张春季衣着宜“下厚上薄”,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尤其是身体抵抗力差的老人小孩,而女性如果过早换裙装,会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的发生。

中华医学,博大精深。从古至今,善于养生的医学家们都十分重视“春捂”的养生之道,民间还流传着“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等俗语,可见“春捂”养生之道非常有讲究。我国唐代“药王”孙思邈主张“下厚上薄”的“春捂”养生原理,这是因为,人的阳气根于肾,全身阳气都要从这里散布出来,而肾经起于脚底的涌泉穴,因此,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不要更换得太早。

此外,春季还是流脑、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些疾病的发生虽与细菌、病毒感染有关,但感染后发病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体质和起居调养。不忙脱衣,“春捂”得法,可有效减少感冒等各类疾病的发病几率。

猜你喜欢

医学专家阳气关节炎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鸦兔之谜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体力劳动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海内外医学专家在宁探讨建立高端国际医疗会诊中心
早上洗澡伤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