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加速从生产用能向生活用能转变

2019-01-13

中国石化 2019年10期
关键词:能源需求用油比重

□ 萧 河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19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报告指出,我国能源需求重心正在转向生活消费侧,工业用能占比持续回落,建筑用能(居民和商业)占比不断提升。我国终端用能将继续维持电代煤、气代煤趋势,整体用能结构将朝着清洁化、低碳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单位GDP石油消费强度持续下降,我国石油需求将于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为7.05亿吨,此后逐步回落,2050年为5.9亿吨。

该报告认为,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能源需求由生产侧转向消费侧。在基准情景下,工业用能在2025年前后将达到峰值,在总体用能中的比例将从2018年的65%以上下降到2050年的55%以下;建筑和交通用能比例将逐步上升,建筑部门用能在2035年前年均增长率将达到3.7%。

最近发布的2019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也揭示了这种能源需求转变的趋势。目前全球工业(包括非燃烧使用)消费了全球能源及原料的约一半,其次是建筑(29%)与交通(21%)。BP认为,在渐进转型情景下,中国工业能源需求在过去20年增长3倍之后,将在2020年代中期见顶,之后逐渐降低。全球建筑能源消费(年均增长1.5%)比工业和交通能耗增长更强劲,到2040年将升至能源消费总量的1/3左右。

我国能源消费需求增长由生产领域向生活领域转变,主要是由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潮流所致。工业能源需求增速下降,一方面是因技术和管理的进步导致用能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由于我国经济重心由能源密集型工业转向较低能源密度的服务行业。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用能和商业用能将出现增长态势。

能源是驱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能。从我国经济结构重心从工业向服务业转变的趋势,可以看出能源需求重心的转向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上半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9%,而2018年占GDP的比重为38.9%;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4.9%,2018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56.5%;工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7.1%和60.3%。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7%,主要是因服务业占比增加所致。我国第三产业每提升一个百分点,能源需求会降低1800万吨标煤。

我国石油消费结构也在发生明显变化。石油消费结构最突出的变化是由燃料属性向原料属性转变,石油的原料属性更加突出,燃料用油比例将大幅下降,化工用油比例会大幅上升。随着电动汽车、氢能汽车等清洁燃料技术的推广,交通用油需求将大幅下降,而化工用油的占比将从2018年的12.5%增长到2050年的30%。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人均基础化工原料消费水平仍较低,人均化学品的消费量也很小,我国人均乙烯消费量只有发达国家的1/3。2050年中国化工用油需求量将达到1.82亿吨。

能源结构变化的另一趋势是能源的清洁化。智能时代到来引领用电需求快速增长,电力和天然气占建筑部门能源需求的比重将不断提升。根据BP能源报告,未来20年85%的能源供给增长来自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电力行业能源消费约占一次能源增长量的75%,天然气和电力消费贡献了2040年前工业能源需求的全部净增量,在工业总能源需求中的占比将攀升至2/3。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发电用能源,天然气、电力和生物质总体贡献交通能源需求增量的一半以上。

据《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预测,在基准情景下,2018年到2050年,我国终端部门电气化水平将从23.2%提升至38.4%,电力需求将从6.4万亿千瓦时增加至12.2万亿千瓦时,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2050年将达58%。2035年和205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将分别达6100亿立方米和6900亿立方米,2035年前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量将占世界的24%左右。2040年前我国天然气产业仍处于快速增长的战略发展期。

猜你喜欢

能源需求用油比重
世界如何才能满足其清洁能源需求
全球船用油检测服务中心简介
适用于农业机械的多功能传动系用油性能要求
为什么白糖在锅里用油翻炒后会变色
高含铁大比重土质对泥浆配比的影响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创新与实践
一种节能电梯的设计
基于组合模型的能源需求预测
汽车用油压开关防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