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2019-01-13邱慧丹

魅力中国 2019年15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爷爷心理健康

邱慧丹

(浙江省温州市少年游泳学校,浙江 温州 325000)

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与新课程改革相配套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中,也都突出地强调了在学科教学中要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科教学活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心理教育因素,优化课堂心理环境,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一、挖掘小学语文教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了解自己,悦纳自我

如在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时,我让学生找出表现小柳树和小枣树特点的句子进行比较,再通过朗读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然后让学生读读选学课文《骆驼和羊》,进一步明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的道理。接着,我让学生联系实际、自我对照,说说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有的学生说:“学了课文,我知道了我自己的皮肤很黑,但不能因为黑而感到丑。”有的说:“我虽然长得比较漂亮,但我不能因为漂亮而自夸。我还要做到心灵美。”……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认可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从而健康发展自我意识。

(二)树立榜样,陶冶性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或是具体、明确,或是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例如,教学《邓小平爷爷种树》一文,我让孩子们带着两个问题去仔细读课文,(1)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种下这棵柏树的?(2)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种这棵柏树?在教学第一个问题时,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学会读课文,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学生会说“起劲”、“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小心”等等,并找出邓小平爷爷种树的动作词“挖、挑选、移、填、站在、扶正”,让学生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体会到邓小平爷爷积极为祖国绿化做贡献的精神。教学第二个问题时,让学生四人小小组讨论,结合课前收集的邓小平爷爷的资料理解,体会邓小平爷爷一心为国之心,激发学生保护环境,参与绿化的热情。从课本到生活实际,用榜样的模范行为去感染学生、陶冶他们的性情。

(三)埋藏爱种,培养情感。

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在孩子心中埋下爱的种子,不断丰富他们的情感内容,强化爱的情感。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窗前的气球》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懂得珍惜友谊,培养学生用真情获得真情,用关爱赢得关爱的美好情操;在一下《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的教学活动中,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一下《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四)耐受挫折,巧于改变

例如,教学《玲玲的画》这一课时,让学生找出相关语句体会玲玲的心情变化,她完成画高兴——不小心弄脏画面变得伤心——在爸爸的启发下巧添小狗,心情变得满意。在教学中,我还让学生想想这样的事情你遇到过吗?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你打算怎么做?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要是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碰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教会孩子处理挫折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

(五)日记宣泄,保持心境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遇到高兴的事情就喜形于色,一蹦三尺高,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当场大哭。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可是,有时候这些人也不可能随时在身边倾听。因此,指导学生写“心理日记”是一种很好的宣泄办法。我们语文老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日记了解他们的最新思想动态,与他们的心灵对话,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优化课堂心理环境,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尊重理解,增强自信

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需要日益强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比如在课堂上读错词语或者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们千万不能有厌烦情绪,更不能说:“这也不会读!”“这也不会回答!”等讽刺言语的出现。我们要确信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一种尚未表现出来的积极健康的心理能量,只是他还没发挥出来。我们尊重他的表现,才会有利于提高他的自信心,让他在以后的学习中发挥自身的潜能。

(二)鼓励评价,增强自信

法国教育家第惠斯多就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早就论证了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多让他们参与,教师经常予以鼓励和肯定,让他们不断尝到成功与满足的喜悦,调动学习积极性,孩子们以后会学得更自信。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朗读时,平时读书不流利的学生,只要他敢于站起来把课文读流利,就应该给予肯定。回答问题时,只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努力,积极举手发言的就要进行肯定,学困生的努力尤其要给予鼓励,不要因为答案的不标准或错误就冷落他,告诉他,只要努力,你就会和成功越来越近。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当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经过努力所起得的成绩得到肯定,他们会为之感到骄傲,从而产生自己要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动机。

总之,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将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一起,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学生的人格。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爷爷心理健康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冬爷爷
站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