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新认识噪音

2019-01-13广和

金秋 2019年12期
关键词:噪声污染分贝噪音

◎文/广和

板块邮箱:jiaa66@163.com

近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18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白皮书,报告中显示我国有四分之一的居民每天都要受到噪声的干扰。人们虽然知道噪声扰人,但是对于噪声到底怎样危害健康却不甚了解。事实上,噪声污染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通常来说只要是令我们感到烦躁、讨厌的声音都可以称为噪声。噪声是分等级的,单位是分贝(dB)。

0-20分贝:很安静,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的环境;

50分贝:正常交谈声音;

70分贝:街道环境声音;

80分贝:嘈杂的办公室、高速公路上的声音;

90分贝:嘈杂酒吧环境声音;

100分贝:气压钻机声音、汽锤捶打重物的声音;

140分贝:导致听力完全损害的最高临界点;

190分贝:导致死亡。

噪声污染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听力损伤。一般来说,85分贝以上的噪音就具有听力损伤性,长期处于该噪音下,会导致进行性听力损失,伴有耳鸣。如果是处于早期的噪声性耳聋,这种失聪是可以恢复的,但如果受长期的噪音影响,不但会导致耳蜗感觉神经上皮毛细胞的坏死,也会导致代谢性损伤,造成全身系统紊乱失调,从而影响到正常生活。

人体的听觉系统与视觉系统存在着极其微妙的内在联系。有研究表明,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当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觉模糊。而当噪声达到115分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此外,噪声还会使色觉、视野发生异常。

噪声还是一种恶性应激原,如果长期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失调,条件反射异常,出现头晕、耳鸣、失眠、记忆力减退且恐惧、易怒等神经衰弱的症状,严重者可产生精神错乱。在日本,曾有过因为受不了火车噪声的刺激而精神错乱,最后自杀的例子。我国2003年也曾发生过因噪音污染而导致居民自杀的事件,河北迁安市的一位农民因不堪忍受邻居开设的饮料工厂整夜发出的噪音,最终自缢身亡。

噪声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它会加速心脏衰老,增加心肌梗死发病率,同时还会升高血压、增加压力荷尔蒙的血液浓度,即使暴露于噪音中的人处于睡眠状态,也一样会受到影响。实验证明,长期接触噪声可使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加,从而使血压上升。长期生活在平均70分贝的噪声中,心肌梗死发病率增加30%左右,特别是夜间噪声会使发病率更高。

近年以来,一些专家提出了“环境激素”理论,指出环境中存在着能够像激素一样影响人体内分泌功能的化学物质,噪音就是其中一种。噪声污染会使人体内分泌紊乱,导致男性精液和精子异常,对于女性而言,则会导致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流产率增加。

总之,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无法降低噪声的强度,那么就要通过佩戴防噪声的耳塞等加强自我保护,以减少噪声危害。

猜你喜欢

噪声污染分贝噪音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自2022年6月5日起施行
噪声治理不应止于“民不举,官不究”
分贝是如何定义的
噪音,总是有噪音!
1/5欧洲人受噪声困扰
无法逃避的噪音
噪音的小把戏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小分贝上街“不讲话”了
MP3使用不当  听力易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