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形成的原因
2019-01-13王善蒙
王善蒙
(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家长和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旺盛需求与我国现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是导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形成的原因,这一对矛盾的形成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是国家、地方、学校、家长各个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过程中相互博弈的结果。
一、国家实行的重点学校制度是“择校”产生的历史原因
为了满足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施行重点学校制度,教育部门在制定教育发展政策时往往采取优先发展重点学校的政策,重点学校获得的教育资源和政府支持越来越多,使得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在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由于各个学校之间教育质量存在差距,导致学生及其家长有目的地选择重点学校或重点班级,从而提高升学的可能。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重点学校制度已经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和不良影响,国家开始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也着手开始逐渐改变这一政策,实施九年义务教育,集中注意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规范义务教育办学体制,逐步淡化小学、初中重点学校制度,但是,作为一种思维定势,家长和学生在选择学校的过程中依然倾向于重点学校,重点学校超高的升学率也是家长和学生追求的目标。
二、地方政府的教育寻租行为诱导了“择校”的产生
寻租是通过行政权力的运用,以获得某种利益。而教育寻租特指地方政府通过其掌握的稀缺教育资源,利用权力寻租而获得的租金收入。义务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国家必须通过财政手段向义务教育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但由于我国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责任共同承担教育经费的教育财政分担制度,使得地方政府成为了当地基础教育经费的第一承担者和责任人,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地方政府转嫁责任的现象,地方政府将其辖区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以高于市场均价卖出,用以弥补教育经费不足的缺口。一些基层教育局领导坦言:择校极大弥补了办学经费的不足。因此中央关于禁止择校的文件往往到地方就会大打折扣,甚至采取故意放纵的方式来筹集教育基金。
三、学校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助长“择校”之风
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能满足所有学校发展的要求,一些学校只能寻求别的渠道,特别是采取招收择校生,收取择校费的方式来来解决学校发展中遇到的资金不足问题。与一般学校相比,名校能够凭借自身对优质教育机会的垄断权而获得权力寻租。一些名校往往会置国家择校禁令政策和人民利益于不顾,或明或暗地出让部分优质教育资源来换取高额择校费。“择校经济”也由此而产生。由于“择校经济”能极大地缓解地方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也就默认乃至放纵了学校向择校家长收取高昂“赞助费”或“培养费”的行为。这样,在共同经济利益的支配下,学校和地方政府和谋寻租,设置各种应对策略与国家的择校政策展开博弈战。
四、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导致“择校”的产生
在择校的多方利益博弈中,家长是最为重要的利益群体,是择校行为强有力的推动者。家长择校以获得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为价值指向,表达了对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
一般而言,劳动力所受的教育质量和程度越高,其在相对公平的竞争条件下,就能够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在现有高考政策下,进入优质校就读,意味着未来可以进入一所好的大学,获得一份好的工作,从而相对于同龄人也就获得了一个较高的起点。因此,几乎所有的家长在这样的利益刺激之下,都对择校有着无可比拟的热情。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面对高价的择校费,家长本可选择就近入学。但事实是,不少家长认为择校是一种理性的社会选择,其收益要高于其投资。在这种利益驱动下,家长一方面责备政府纵容择校的不作为行为;另一方面放弃就近免费入学的权利,采取以钱、权、分和房的择校方式,意在“求学”。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不惜花费上万元的择校费送孩子上名校就读,导致择校市场供求两旺,择校现象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