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01-13孔娅

魅力中国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华价值观政治

孔娅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道德传承、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内心,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认知和行为方式。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育人理念和资源,对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德育发展和塑造理想健康人格具有先天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重要工作之一,高校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党中央一系列决策和部署,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也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因此,新形势下,高校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二者有效融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质量。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大学是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但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深刻变革,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大学生面临着多元的文化环境和各种价值观念的冲击,尤其在功利的驱使下,容易出现是非不分明、诚信易缺失、道德行为失范、价值判断标准模糊等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和对人们人生价值观的实现。如“礼之用,和为贵”即提倡包容和善的态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就是倡导大家养成修身养性,勤俭节约的行为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熏陶其思想观念,陶冶其情操,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提升爱国情怀

我国一直注重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几千年智士们的思想精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准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等,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认同和自豪感,提升爱国情怀。如普及中国古代在建筑、天文、地质、物理等方面的发明,尤其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如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爱国志士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爱国忧患意识,提升爱国情怀。

(三)有助于学生修身养性,提高人文素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以德为先,以人为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学生注重修身之道,择善而从,并提高对个人德性的修炼和要求。如古人所主张的“不淫、不屈、不移”的修身准则;“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利益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义标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处世态度等,能够激励大学生们吸取、传播、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理想健康人格的塑造,提高人文素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坚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任务。新时代,各高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贯彻落实各项工作,注重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中化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加强。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正视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认识不全面不充分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时代与社会的要求,更是高校需要探索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有的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把握不够准确,未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效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和发展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融于思想政治教育当中。

(二)相关制度不健全,未形成有效机制

近年来,党中央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安排。但有的高校未能及时调整或更新相关规章制度,缺乏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未建立有效机制,未形成常态化局面。

(三)教育内容缺乏感染力,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时代在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变化,但有的高校未能尽快适应新形势,及时更新完善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整体性。有的高校教育方式方法创新却不够,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正面说教多,语言僵化,教育内容缺乏吸引力、感染力,无法调动师生学习交流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能形成阵地效应。

(四)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专业工作队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形势,对教师队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明显不足,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严重缺乏既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的教师,缺乏专业化师资队伍和团队,严重影响中华优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果。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高认识,加强顶层设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要适应新形势,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及时更新发展观念,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坚持以德树人,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点,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二)健全相关制度,完善教育机制

细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管理制度,制定有效方案措施,细化指导,形成制度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完善管理机制,坚持以师生为中心,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科学评估考核反馈,形成有效机制,提高管理效能。

(三)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教学内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细化到教育教学语言中,做到言之有物,浅显易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价值和当今的话语结合起来,做到教育入脑入心。开展各类文化建设活动,丰富教育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视频等新媒体、新平台,丰富教育载体。建立权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教育资源网站,打造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阵地的建设,抵制不良信息,传递正能量。

(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素养

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以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熟悉中华传统文化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猜你喜欢

中华价值观政治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