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思考

2019-01-13张雪娇

魅力中国 2019年6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语文课堂文本

张雪娇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第一小学,河北 保定 074200)

目前,我国小学都在开展语文朗读教学,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通过对语感的培养使学生累积起丰富的语言,语文朗读还能拓展思维能力、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在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过程中,许多语文教师对于课堂朗读教学没有深刻的认识,只是把朗读教学当作一项必须进行的教学工作。通常,教师让学生一齐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就转入逐段、逐句、逐词的分析和解释。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机械式完成朗读,随后教师讲解,一堂课下来学生并没有融入到课文当中,根本无法启迪学生。而且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基本上不带情感,整个过程枯燥乏味,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等都不能得到锻炼,教学成效不高。

二、不同类型文本在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文本主要有三类:诗歌类、叙事类和说明类。

朗读诗歌类文本时比较容易达到朗朗上口的状态,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重要作用。在进行诗歌类文本的朗读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所处年级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区别教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的准确性,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应让学生注重带有感情地朗读。

在叙事类文本的朗读教学过程中,也应当按照各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行区别教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偏重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选取一些故事性较强的片段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进行朗读。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其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让学生对文章做深入的理解,将自己对文字中所透露出的感情的理解融入到朗读中。

说明类文本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但却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说明类文本朗读教学时应当侧重于培养学生对说明类文本的逻辑性和语言表达准确性方面,启迪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主动去寻求知识。

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主要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

(一)引导学生在初次朗读时整体感知课文,提出问题

要想明白一篇文章当中作者要表达是思想感情是需要对文章进行反复朗读的,初次朗读尤为重要。在进行初次朗读之前,教师要对如何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对学生做出引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当中找出重点词汇,对于朗读后不懂的问题做出标记。并且要求学生初次朗读的语速要放慢,注意读音的准确性,并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上册第6课《爬山虎的脚》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找出该篇文章的重要词汇,并说明理由,也可以让学生初步回答该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让学生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等等。

(二)引导学生多次细读课文,尽量找出答案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日志水平和理解水平有限,在初次朗读后肯定会有许多疑问。对于这些疑问,教师不应当直接对解答学生的问题,而应该给学生一点提示,引导学生从某个角度思考,并通过再次的细读中尽量找出答案。在这一阶段,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整体架构,分析各个部分所具有的作用。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上册第19课《秦兵马俑》教学时,学生对于兵马俑肯定是一无所知的,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从兵马俑的规模、类型、特点等方面介绍自己所读到的信息。此外,教师应对兵马俑的建造者、建造背景、建造原因等做出补充,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三)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对文章的字词义有了一定的把握之后,就必须开始思考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品读课文时,教师应当与学生就其对文章的思想理解进行情感交流,知道学生对文章描述的内容进行联想,将静止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画面,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例如,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一文,虽然教材配有几章图片,但那毕竟太死板,不易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教师就应当将自己想象的画面与学生进行分享,然后让学生再发散思维进行联想。

四、结语

朗读训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效的朗读是感知课文、启迪思维、领会真情的主要途径。要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抒发,逐步提高学生朗读感悟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整体提升。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语文课堂文本
试析大班幼儿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