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育时代英才
2019-01-13黄杰英
黄杰英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小学,广西 南宁 530100)
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能力的高低将决定国家将来的命运,所以对学生的教育一定要科学合理,一定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校园度过的,在学校接受教育锻炼素质,他们在这个时期培养的品质对其今后的工作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时代难免会遇到一些情感、学习、交际方面的挫折,若不能够有效的处理这些挫折,将会对他们的心理的健康的发现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在考虑了各个学科的特点之后,要有目标、有意识的开展抗挫折教育,育时代英才。
一、造成学生抗挫折能力低弱的因素
我们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里的突变期,他们虽然在心里和生理上已接近或开始成熟,但是他们走向社会的过程毕竟刚刚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学校教育的某些失误,某些教师在教育思想和方式上的不正确。某些社会文化意识的负面效应和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使学生容易遇到各种各样和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还有许多学生,由于自身的心里素质较差和处事能力较弱,使他们面对挫折束手无策。激烈的学业竞争,沉重的学习压力和枯燥的学习生活,陌生的环境和紧张的人际关系,再加上多年来心里健康指导的缺乏,导致学生心里承受能力较低,经不起风浪,稍受批评或挫折便想不开,有的甚至走向了极端。这些方面活生生的例子已是举不胜举了,造成学生抗挫折能力低弱的因素,总结起来不外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
(一)家庭因素
现在的中专生都是“文革”后出生的,又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政治和社会的相对稳定,使他们很少经受艰苦的生活历程,可谓是“一帆风顺”。而其父辈,则是经历五六十年代自然灾害的艰难,“十年浩劫”和“上山下乡”的磨难,为了在子女身上实现自己那些未果的理想,将子女视为掌上明珠,百般呵护,不让他们受到任何委屈,处处越俎代庖,使他们过着优越的生活,但是这种做法的后果却造成了子女严重的依赖心里和“以我为中心”的任性,自私、骄横的缺点,成了家中的“小皇帝”,他们严重缺乏吃苦精神和耐劳能力,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便一愁莫展,只能等待父母和他人的援助。
(二)学校因素
目前,人们对学历和文凭越来越重视,在求职和应聘中对学历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高考中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状仍无明显的改观。因此,随着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而越来越加强知识传授的同时,学生学习的压力也越来越重,课余和其他活动的时间相对减少,这样一来,学生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学习知识代替了一切。由于他们整天被禁锢在学校和家庭的狭小空间之内,陷于“书山”和题海之中,接触社会、接触实际、参加实践的机会和时间大大减少,除了书本知识以外,他们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了解,这样,他们面对挫折和困难的忍受力必然大大降低,心理承受能力极其脆弱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社会因素
当代的中学生,他们崇尚明星、崇拜偶像,这本身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由于社会文化传播的某些意识和内容的误导,使他们只看到了在舞台上光彩照人的歌星、影星,而看不到成功背后的艰辛和劳累,使他们意识不到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经历过艰苦曲折的道路,甚至是付出血的代价,从而造成了他们思想意识上的简单化,在心里上没有吃苦意识,总认为什么事情都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便可获得成功。因此,一旦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便怨天尤人,自以为生不逢时、命不如人,从而丧失了勇气和信念。
二、提高抗挫折能力的方法
(一)提高学生对挫折认识的水平。
挫折是对学生的一种磨练,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考验。成功通过考验的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可谓是一路通畅;而考验不成功的学生,将会成为社会的淘汰品和最底层的人。它不仅可以考验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考验了为人处世的能力,在这个充满烟气的社会,正是需要这种考验。学生他是世界上最纯净的生物,要想不被这个世界所玷污,那么就要提高自身的抗挫折水平。首先,需要对挫折有一定的认识,只有学生自己了解挫折的概念,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挫折。那么,提高学生认识挫折的方法,为学生故意制造一些困难,尝试着让学生去解决。
(二)英语教学中展开情境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中的挫折情境有很多的,从各个方面去对学生进行考验,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可以从阅读、课后练习和课堂情境对话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验。例如,让几个学生一起用英语进行对话,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英语,而且还让一些英语基础知识差的学生解决了挫折。还可以让家长帮学生买一些课外的英语故事书,让学生了解到学习英语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还是会取得成功的。
三、结论
综上所述,实践告诉我们,经受过挫折磨难,在逆境中成长的人,往往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较强的心里适应能力。挫折固然会使人受到打击,给人带来损失和痛苦,但挫折也能给人激励、让人警觉、奋起和成熟,把人锻炼的更加坚强。由此可见,挫折教育还是可行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