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美术教育中如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2019-01-13赵丽姝
赵丽姝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实验中学校,吉林 白城 137200)
美术是一门艺术感非常浓厚的学科,它包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容,有设计、建筑、书法、绘画、雕塑以及摄影等诸多门类,这些艺术形式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丰富文化内涵、历史传承。利用好这些重要的课程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修养,完善他们的人格,教育他们的心理。例如通过美术鉴赏,我们了解到许多耳熟能详的文化大师,如达芬奇、梵高、齐白石,这些名字都是人类艺术的瑰宝,他们的画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他们的艺术创作过程也有非常好的教育意义。比如,梵高在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当中,承担着非常大的痛苦,却仍旧创作出了无数的经典作品,比如《向日葵》、《星月夜》等,通过这些事例教育学生,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困难,各种不良情绪会时刻环绕着我们,要找到正确的解除方式,从而使自己的内心得到升华,这也是借助美术教育调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可以在学习美术的过程当中,受到艺术教育、美育和心理教育等多重教育,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因此,学好美术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要想尽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喜欢上美术,让美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主观能动性对学习的意义
主观能动性是个人主观上调动各种感官能力去从事某件工作,这对于学习和生活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让学生们更为积极的确立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并身体力行的实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除了接受能力之外的重要因素就是学生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差异。美术学习作为学生成长的学科也是受这一规律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学习的情境,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高中美术课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指导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是处于课程的设计者和引导者的地位,根据课程的要求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深入探究问题。高中生对于学习是抱有非常大的热情的,而这种热情需要教师认真的加以引导,才会形成学习的正确驱动力。在遇到学习的困境时学生向老师求教,教师要善于抓住这样的教育机会,在给学生解答问题时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逐步引导,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主动思考,逐步解决问题,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主观能动性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
(一)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当中,美术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个体,不应该忽略学生情感上的需求,从而使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新课标下的课程是学生有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对课程形成大概的了解,并指出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美术课程不仅是学习学术技巧与知识,也是提高学生美育、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是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对美术教学的意义。在高中生身上有非常大的升学压力,学习美术课程可以使学生在美的教育氛围有缓解学习压力,用另外一种学习方式来刺激学生对学习的整体兴趣,提高学习效果。高中美术教学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关注到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变化,这样才能够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实际教学,这样的教学过程要求教师的专业素养比较高,除了教材内容以外,对各种教学手段及教学素材充分掌握,这样才可以设置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与学生良性互动,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是一个师生双方情感交流、互动的过程,调动主观能动性不仅仅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要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让教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让课堂更具有时代气息,课堂更富有个性色彩,充满让学生感兴趣的因素。运用创新型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与综合素养。教师要学会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可以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做出针对性的改变,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更吸引学生,使师生在良好的氛围之中以美术课程为媒介,进行情感交流。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调动思考问题的情绪,在解决问题时培养学生思维意识,让学生更有创造力的学习。
总之,高中生的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术教学不仅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要考虑到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双方形成教育的全力,共同进步,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之中,提高自己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通过学习一定的绘画技巧、雕塑知识、设计理念,将自己培养成懂美、创造美的人才。